今年四月下旬,在法国巴黎举办的国际丝绸艺术作品展上,融合中国传统艺术风格及西洋绘画技巧、但又不同于中西传统画风的新画种中国当代帛画——吴默画格外引人注目,倍受赞誉。而吴默画的创始人就是中国苏州大学的美术教授董文政。因董教授对国际丝绸艺术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法国巴黎市长授予他巴黎市徽奖章。
董文政先生1938年出生于镇江一代书香世家。1962年,董文政大学毕业后来苏州参加工作。在苏州一家丝绸印花厂从事丝绸印花花样设计工作。在与丝绸朝夕相伴的日子里,董文政突发灵感,用丝绸做载体作画。
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了距今2000余年的帛画,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画卷,至今仍保留着鲜艳的色彩。这让长期从事丝绸印花设计的董文政看到了成功希望,他决定用丝绸双绉作载体,用自己研制的不褪色颜料、助剂和多种工具、手段精心绘画。
董文政先生说,“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吴国旧地苏州我一个人默默无闻地开始探索在丝绸上作画,积累作画的技巧和风格,在每张作品上,我都署上吴默两字,表示我在苏州默默无闻作画”。
吴默画的创作理念是在作品中反映中国传统文化,董文政先生想把中国灿烂的古文化融入他的创作,把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在创作中,他把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国古代诗词的意境、中国古代历史故事、中国的名山大川等兼用中西笔法,让画面和形式都洋溢着清新的艺术感染力。
经过近20年的面壁耕耘,董文政先生的吴默画在技法和创作内容上日臻完善。业内权威人士认为,吴默画既不是中国画,也不是西洋画,是一种新的画派。既有一种东方精神,一种东方固有的审美情趣,同时又有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一种东西方人所能共同理解和接受的形象语言。
1986年,董文政先生在北京艺术博物馆举办画展,一百多幅吴默画第一次公开展示,轰动一时,受到广大观众的赞赏。当时,尚健在的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林默涵亲笔题写了“承就创新、别有风味”,刘海粟大师的题词是“逸兴”、李可染大师誉之为“天趣”,古元称赞为“美的探索”,沈柔坚的题词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1990年,董文政的吴默画开始在海外展出,引起海外美术界的格外关注,受到高度评价。法国著名画家安阑观看了画展后,这样说:“在吴默画作品面前,我们犹如进入了梦境,他用高超的技法将自然和超自然的精致物象结合起来了。”
10余年来,董文政应邀在欧洲、美洲和澳洲的许多城市举办画展25次,并获得巨大成功。成为中国和海外城市的友好桥梁,让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们了解来自中国的绘画艺术作品。
摘自: 中新网2003年05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