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上午,“三羊开泰耀东吴——周瘦鹃、郑逸梅、陶冷月艺术文献展”在我校博物馆开幕。副校长吴嘉炜,周瘦鹃之女周蓉、周蔷、周荷、周全,郑逸梅孙女郑有慧,陶冷月之子陶为衍、陶为俊及长孙陶宝杰出席活动。与三老同时代的严独鹤、施蛰存、丁悚、蒋吟秋、程小青等名人后裔,沪台苏三地文化界、艺术界、教育界百余位嘉宾以及我校博物馆全体人员和艺术学院部分老师共同参与活动。开幕式由苏州过云楼文化研究会会长沈慧瑛主持。

沈慧瑛表示,本次展览离不开三位先贤后人的鼎力相助。展出的家藏精品,不仅能让观众领略先贤的艺术造诣、社会交游与深厚情谊,更能从书画、手札、典籍中感受文脉传承的蓬勃生机。
郑有慧代表家属向策展方、博物馆及出席嘉宾表达了诚挚谢意,深情回顾了“三羊”的特殊渊源与深厚情谊,并分享了陶冷月先生独特的教学细节,生动展现了先贤育人风范。
郑逸梅先生的学生、东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包铭新表达了对三老的深切仰慕,并分享了从盆景艺术中领略到的周瘦鹃先生的造诣,回忆了郑逸梅先生任晋元中学校长时的往事。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主编顾村言从审美视角解读了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他指出,传承弘扬其艺术精神,是当代文化人的重要使命。三位先贤兼具《长物志》中所载的“清气”与温润尔雅的文人气质,他们“淡如水而浓于情”的君子之交令人感动。
策展人李超德教授在总结讲话中回顾了展览的筹备历程。他指出,三位老先生是二十世纪文坛巨子与知识分子的缩影,其学术修养与人格风范值得敬仰,而家属们对文化血脉的珍视与延续更令人动容。他强调,展览既是苏州籍艺术家回归本土校园的重要展事,更是陶冷月先生画作于1925年在东吴大学林堂展出后,时隔百年重返故地。李超德展示了苏州画家邱中巍此次捐赠的《东吴大学风华图》,并致以衷心感谢。
吴嘉炜宣布展览正式开幕。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15日,集中呈现周瘦鹃、郑逸梅、陶冷月三位先贤的书画、手札、书籍等珍贵文献三百余件(套)。三位先贤虽艺业各异,却皆以文心入世、以风骨立身:周瘦鹃兼擅文学译介与盆景艺术,郑逸梅以“补白”之笔勾勒近代文人精神史,陶冷月则开创融合中西的“月光山水”审美范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