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精神,积极响应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开展“高校党组织对接产业链党组织”专项行动要求,10月29日下午,电子信息学院党委与各党建共建单位共同举办2025年党建共建暨赋能产业链发展交流研讨会。苏州市电子学会会长赵鹤鸣、副秘书长刘学观,我校党委组织部部长于毓蓝出席会议。17家共建单位代表及电子信息学院相关负责人等近50人出席会议。会议由电子信息学院党委副书记顾雁飞主持。

活动伊始,与会代表集体参观我校图书馆主办的《正义之剑的执柄者——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了解东吴先贤在战后对日本战犯审判中的重要贡献,感悟司法正义背后的家国担当与历史责任。
开幕式上,于毓蓝强调,高校党建工作要积极探索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效能,期待共建主体向网状联动不断拓展,共建内容向战略合作不断深化,共建效果向互利共赢不断升级。
赵鹤鸣指出,党建引领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重要引擎,要以共建平台为抓手,推动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担当作为。
现场,电子信息学院党委及其党支部分别与江南嘉捷电梯有限公司党委、中交一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党委、江扬科技(无锡)有限公司党支部、交通银行苏州姑苏支行党支部、苏州高铁新城国控集团科创产业服务党支部等5家单位党组织签署党建共建协议。我校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朱颖康、招生就业处副处长李季分别为学院产业导师、苏州大学就业创业导师颁发聘书。
这一举措标志着学院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推动产教融合迈出新的步伐,通过组织联建、人才联育,为产教融合提供了坚实支撑。
主题报告环节聚焦党建与产业链融合的实践路径。电子信息学院党委书记袁冬梅阐述了院党委以党建为引领,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的探索实践。科技党委干事魏敏分享了“党建+科创”双融双促模式,展示了我校在党建引领下产学研项目落地的实际成效。普源精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江佳慧介绍了“校企共建·红芯赋能”案例,该案例依托党支部与高校联动,推动技术攻关与人才培育双向赋能。
与会各方围绕党建共建模式创新、人才共育与科技赋能、未来合作展望等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填写了未来合作方向调查问卷,为后续精准对接需求、优化共建机制提供了数据支撑,并在“行走前沿联学”“科创驱动·匠心传承”“科创赛事”“数字载体·文化传承”“实景课堂”“职通未来”等方向达成初步共识。未来,各方将协同推进党建联建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切实有效打通产教融合的“最后一公里”。
会前,与会嘉宾参观了学院展厅,深入了解了学院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本次研讨会通过党建共建小切口,旨在实现资源整合与产业赋能大作为。下一步,电子信息学院将进一步拓展党建共建的广度与深度,实现党建引领下人才培养质量与产业竞争力双提升,为区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