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项目办荣获2022年西部计划绩效考核优秀等次研究生支教团高校项目办

日前,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公布了2022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绩效考核结果,我校项目办荣获“2022年西部计划绩效考核优秀等次研究生支教团高校项目办”,全国共有21所高校项目办获此殊荣。 

我校项目办于2009年始建“惠寒”研究生支教团(以下简称“研支团”),赓续“惠泽寒门,情系学子,助人立己”的百年“惠寒”精神,至今已接力派出14届共187名研究生志愿者赴陕西、云南、贵州等地参与教育扶贫、乡村振兴等志愿服务工作,着力培养一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青年教师,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需要的地方。

强化就业观念引导,严把招募流程

2022年,校项目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省级项目办相关工作部署,根据团中央下发的第25届研支团招募工作实施方案,广泛宣传、认真组织,开展“志愿新时代,共筑中国梦”研支团招募宣讲会。指导志愿者创作的宣传视频《入海》于2022年3月5日登上“向雷锋学习——支教那一年‘3·5’云上故事会”。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指导志愿者制作快闪视频《美丽中国》,部分镜头于2022年12月4日入选共青团中央组织开展的“致敬志愿者”主题网络展播活动,在校园掀起了“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热潮。

校项目办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招募选拔原则,严格遵守团中央、团省委相关要求,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组建遴选小组,做好第25届“惠寒”研支团志愿者资格审查、思想政治考察、综合选拔面试、体检、心理测试、公示等招募工作,综合选拔面试全程录音录像。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夯实信仰之基

校项目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省级项目办相关工作部署,坚守思想引领阵地,把握关键节点,集中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高度关注两会动态,积极学习两会精神,以学习会、微宣讲、读书会、讲座培训、党团日活动等为学习阵地,在团队内营造了热学热议、深思深悟的学习氛围。

校项目办注重研支团党、团组织建设,规范成立第25届研支团临时党支部和团支部,将党、团组织作为推动和深化研支团志愿者管理的重要制度。选聘第22、23届研支团优秀志愿者担任第24、25届团建指导员,通过座谈会、报告会、1+1指导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帮,有重点地带,为预备役成员提供“陪伴式”跟踪指导。

校项目办打造了苏州大学“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研支团专项,通过理论学习、实践锻炼、交流研讨、素质拓展等形式,引导志愿者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增强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

开展一体化岗前培训,赋能素质提升

校项目办联合师范学院、教育学院为苏大“惠寒”研支团“量身”打造培训工作计划,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全过程一体化”系统培训,全年累计开展培训课程130余场,累计培训时长达200余课时。培训内容包括理想信念教育、政治理论学习、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团队建设辅导、体能专项训练、急救技能培训、党政跟岗实习、新媒体技能培训、厨艺培训等。同时,校项目办重视对研支团志愿者的教师技能锻炼,鼓励支持入选的研支团志愿者报考教师资格证,组织成员们前往姑苏区带城实验小学校、吴中区藏南学校参与教育教学实践,为苏州教育事业输入新的育人“能量”。

校项目办组织研支团志愿者全员选修“教育领导+”微专业课程,参与中小学心理健康及行为干预、教育科研和学术写作等7门教育学相关专业课程学习。2022年度研支团志愿者累计学习线上课程82学时,完成课后研讨及作业101次。

健全实践育人机制,落实跟踪管理

校项目办突出研支团实践育人的核心功能和定位,进一步加强力度严格管理,守住政治安全、人身安全、师德师风、疫情防控等底线。每月提交“惠寒”研支团志愿者月度工作简报并召开月度工作汇报会,于学年末召开出征仪式,于年底召开中期总结会,为“惠寒”研支团志愿者寄送书籍、围巾手套、羽绒服及节日慰问品。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校项目办及时为志愿者寄送防疫物资,做好心理疏导,向市慈善总会申请生活补贴支持,为志愿者服务期间的工作、生活、学习提供支持。

校项目办积极指导研支团开展“惠寒·七彩四点半”“惠寒·手拉手”“惠寒·信连心”“‘惠寒’强师计划”等志愿服务项目,深入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及乡村振兴、县域教育综合改革等服务。

项目办相关工作得到了学校党委的充分肯定,受到服务地项目办、本校志愿者的好评。时任校党委副书记王鲁沛为第24届“惠寒”研支团作了题为《党的教育方针与教育改革发展历程》的专题辅导,并参加苏州大学2022年“惠寒”研究生支教团、西部计划、乡村振兴计划出征仪式,对“惠寒”研究生支教团一年预备役工作予以高度肯定。

项目办的工作还受到了各级项目办和服务学校领导的一致好评,团队荣获江苏省青年志愿服务新闻宣传奖、宣威市最美青年志愿服务团队、“苏州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团队成员荣获省市县各级各类奖项。

宣传志愿服务典型,选树朋辈榜样

校项目办积极选树志愿服务先进典型,依托校内外各类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展示。第20届成员杨肖入选强国青年(全国50名),第21届成员金泽琪获评“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第22届成员董爱钰获评“江苏省十佳青年志愿者提名奖”,第23届成员杨鑫柳获评“苏州好青年”,第24届成员尹佳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其服务事迹受到“强国青年”“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志愿者”“西部志愿汇”“苏州大学”“苏州大学团委”等校内外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

组建苏州大学“惠寒”精神宣讲团,邀请“惠寒”研支团志愿者围绕支教历程回顾、志愿服务经验分享、时代使命担当等主题,通过访谈会、读书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宣讲活动……项目办将继续坚持“提升质量内涵、推进精细管理、优化服务水平”的工作思路,擦亮“惠寒”特色志愿服务招牌,号召和影响更多的苏大学子关注志愿服务事业,以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为自觉追求,将“小我”融入“大我”,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支教助学、志愿帮扶的事业中,续写新时代青春报国的苏大故事,为祖国西部的教育事业发展与乡村振兴贡献苏大力量!

(团委)
苏大概况 教育教学
院部设置 科学研究
组织机构 合作交流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十梓街1号

苏ICP备1022941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0530号
推荐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1440*900以上分辨率访问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