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上午,“乡建·乡境:理论与历史研究”研讨会暨2016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论与历史专委会年会在金螳螂建筑学院学术交流中心开幕。本次会议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论与历史专业委员会主办、金螳螂建筑学院承办,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苏州分中心、苏州市风景园林学会、苏州园林设计院等单位协办。
开幕式上,我校金螳螂建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吴永发教授代表承办单位和协办单位,对与会的专委会委员和来自全国各个兄弟院校及相关机构的约200位参会人员,表达了欢迎和问候。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理论与历史专委会主任、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杨锐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苏州分中心副主任曹凤娇女士、苏州市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徐学民先生、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贺风春院长等出席了大会开幕式。
会议围绕“乡建与乡境”主题,分别召开了10场学术报告。分别就中国园林的理论与历史、中国乡村环境、村落园林的历史现实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展开探讨,先后约有200位博士、硕士和本科生参加并聆听了学术会的精彩报告。
12日上午的学术会议分别由我校特聘教授翟俊先生和重庆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杜春兰教授主持。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向荣教授就“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途径”,浙江农林大学王景新教授就“中国历史名村变迁与当代美丽乡村建设”,东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成玉宁教授就“中国园林史教材、教学与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副秘书长邱建生博士就“在地化知识与乡村可持续发展”,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博士生导师张薇教授就“乡野银杏景观保护与活化发展的思考”等话题,分别做了专题发言。
下午的学术会议分别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博士生导师袁晓梅教授和我校金螳螂建筑学院的汪德根教授主持。台湾学者、《乡愁经济》媒体社社长林德福就“乡村民宿与乡村社区营造”,天大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博士生导师刘庭风教授就“江南园林风水格局”,深圳市古村之友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促进中心负责人汤敏就“互联网公益PPP与新乡贤模式助推乡村复兴”,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王欣教授就“浙江传统乡村园林地域特色发生机制初探”,我校金螳螂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郭明友副教授就“中国传统村落园林审美特质与现代价值”等话题,分别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晚上的青年论坛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助理余洋副教授主持。论坛上,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傅凡副教授、清华大学黄晓博士、我校金螳螂建筑学院张玲玲博士、华南理工大学彭孟宏博士、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鲍沁星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赵纪军教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顾凯副教授、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毛华松副教授先后就会议主题和青年学人相关的学术话题,发表了各自的见解。交流中,各种观点碰撞激烈,袁晓梅教授和杨锐教授对青年学人所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和指导。
本次会议是中国风景园林学学会第一次以专委会的形式深度聚焦乡村园林环境,通过学术交流和论坛争鸣,大大提升了风景园林学人对于“乡建、乡境”认识高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