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第43期博雅论坛通讯稿

3月27日,由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团委主办、学生科技协会承办的博雅论坛专题讲座在606#6301拉开帷幕。苏州大学传统协会社长蒋晨辰与研究生协会的赵静担任主讲嘉宾并出席了本次活动。此次论坛着重于对苏州传统手工艺品以及传统美食进行一次详细的探索与讲解,为传承姑苏民俗文化与传统工艺略尽绵薄之力。

蒋晨辰首先对传统手工艺品进行讲解,她着重介绍了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发展,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主要表现吉祥喜庆、民俗生活、戏文故事、花鸟蔬果和驱鬼避邪等汉族民间传统审美内容。其中闻名已久的年画《戏金蟾》、《姑苏常门图、《一团和气》等更是具有代表性的意义。

接着蒋晨辰又简单介绍了苏绣与虎丘泥人。她从苏绣的地位——中国四大名绣之一,阐述比较苏绣的特点,同时又向同学们推荐了中国苏绣艺术博物馆以便于大家对苏绣的发展起源做出更深入的了解。虎丘泥人是由黏土制成,它集民俗,宗教,绘画等为一身,其本身的故事性与有趣性更值得人们细细品味。

第二部分由赵静具体阐释的舌尖上的姑苏,其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历史地位、主要菜品、排行榜以及鲜为人知地方美食。赵静首先对苏帮菜的分类与主要特色做出了具体介绍,苏帮菜是南菜正宗,旗下分为淮扬菜、苏锡菜、徐海菜、金陵菜,它的发展历史悠久,但由于受到外来菜系的挑战,目前正努力的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苏帮菜的主要特色就是时令生鲜,根据不同时节,菜肴也不同。接着赵静同学结合自身经验与网上评价给大家推荐了几个菜品,包括哑巴生煎、松鼠桂鱼、碧螺虾仁、响油鳝瑚等,同时在视频播放中也着重介绍了苏州的糕点传承。在最后的互动环节,主持人提出的两个分别关于四大名绣与菜系的问题也得到了观众们准确而迅速的答案。

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不能仅仅做一个博物馆或者只是把传统文化用声音和影像保存起来,而是应该将文化贯穿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中,让文化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可以成为文化的传播者,作为苏州的大学生,更应将姑苏文化传承得更好。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苏大概况 教育教学
院部设置 科学研究
组织机构 合作交流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十梓街1号

苏ICP备1022941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0530号
推荐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1440*900以上分辨率访问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