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电影艺术家与传媒学子“零距离”

427,俄罗斯电影导演亚历山大·普罗什金一行四人,在中国世界电影学会、江苏电影家协会相关领导陪同下,来到凤凰传媒学院,与师生们“零距离”接触,畅谈中俄电影的历史,展望两国电影的未来发展。

亚历山大·普罗什金是俄罗斯著名电影导演,曾经执导了《53年寒冷的夏天》《上尉的女儿》《日瓦戈医生》等电影名作,其中《上尉的女儿》曾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映两次。与他同行的有俄罗斯电影家协会外联部主任尤里·科洛索夫先生,制片人克利特金先生和库里科夫先生。陪同俄罗斯电影艺术家一同到来的还有中国世界电影协会会长、著名理论评论家胡榕女士,莫斯科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世界电影协会理事白嗣宏先生以及江苏省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陈国富先生等。凤凰传媒学院赵阳、常青伟、王玉明等师生出席了此次交流会。

中国世界电影协会会长、著名理论评论家胡榕女士首先介绍了第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大体情况,并感谢各位俄罗斯艺术家、朋友来到美丽的苏州大学,并向在座的苏大师生详细介绍了普罗什金导演的新作《救赎》。“它讲的是二次大战以后一个小城镇里人们的生活,是讲背叛,爱情,亲情,宽恕,救赎与自我救赎的故事。” “战争是人为的,人性是天然的,无论战争如何生灵涂炭也摧毁不了爱。”这番简单的总结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

座谈中,师生们与俄罗斯客人就中俄电影产业发展情况、电影创作与管理、战争影片创作拍摄、中俄电影双边交流等话题进行了愉快而又坦诚的交流与讨论,并对两国本土电影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首先祝贺大家能在这样一个优秀的传媒学院学习,这样的学校代表了未来,而有些学校代表过去。”著名导演普罗什金幽默的开场白迎来了在场同学的热烈掌声,活跃了交流会场的气氛。对于学生提出:许多俄国优秀的电影都是根据一些小说改编的,例如《战争与和平》、《上尉的女儿》等。其中有很多文学作品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我想知道各位是如何处理电影创作和文学之间的关系的问题,普罗什金指出把优秀的文学作品放入电影有两条途径。一条是通过电影解释该文学作品,而自己选择了另一条,即在电影中放入了自己对古典传统文学的看法。“如果你们没有找到自己的普希金,那么最好别去碰。”

此外,在讨论中,普罗什金就美国进口大片对国内电影冲击的现实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江苏省电影电视评论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理论评论家舒克先生也指出国内上映影片票房中外国进口影片占了大多数,好莱坞电影的冲击不可小觑。这成为了中俄两国电影所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会后,俄罗斯电影艺术家们对传媒学子们善于发现、积极思考的学风和求知态度给予了高度评价。

本次交流活动得到了中国世界电影学会、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江苏省电影艺术家协会、苏州独墅湖影剧院管理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是第20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第3届苏州大学生电影节的一项重要活动,近百名师生参加了该项活动。

(团委、凤凰传媒学院)
苏大概况 教育教学
院部设置 科学研究
组织机构 合作交流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十梓街1号

苏ICP备1022941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0530号
推荐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1440*900以上分辨率访问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