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脚步刚刚接近,感动的力量却已随着午后和煦的阳光汇聚社会学院。
在深情优美的音乐中,感动之行拉开帷幕。“2008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韩惠民先生与他的妻子徐敏芳女士首先来到同学们身边。韩惠民携妻照顾初恋女友吴月瑛36年的感人故事被广大同学所熟知。采访中,韩惠民分享了他照顾自己初恋女友的经历,而一旁徐敏芳阿姨也表示自己一直毫无怨言的支持丈夫的行为,担负起繁杂的家务,甘做丈夫坚强的后盾,让人倍感难能可贵。韩惠民的话并不多,但他却多次提到一句质朴的话——“对于一个男人,照顾家庭,工作都是应尽的责任”。
天下之大,爱与责任为先,当一种爱超越了世俗的桎梏,一个承诺经受住了36年的考验,他就足以让所有人感动。韩惠民夫妇告诉在场的同学们如何做一个好丈夫、好妻子,诠释了什么是爱与责任。平凡朴实的话语,却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让场下掌声雷动。随后,胡家锐同学深情朗诵《爱的宣言》让同学们进一步体会到了“一声承诺,一世坚守,青丝转成白发,不变的是真情”。
紧接着,访谈进入第二阶段。“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获得者、计算机学院李麟青坐在轮椅中手捧鲜花,深情献唱《烛光里的妈妈》,由观众席缓缓驶向舞台,而在舞台那头,他的母亲——入选今年2月份中国好人榜“孝老爱亲好人”的张沁早已泪流满面。李麟青是先天性脑瘫患者,但他却在2006年以优异成绩被苏大计算机科技学院录取,2010年又被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这些成就的背后都离不开母亲张沁的辛勤付出。这个背起儿子上大学的伟大母亲,根据儿子的课表安排了自己的所有时间,为了儿子放弃自己热爱的事业,把全部生活的重心转移到儿子的身上,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母爱的伟大,而她却在访问中表示:“这是作为母亲应该做的,否则他也不可能成为现在的他”。访问中,李麟青始终保持着淡定从容的微笑,乐观积极的态度,给在场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访谈最后,李麟青对母亲说出发自肺腑的表白,“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你对我每一点关心,每一次照顾,我都会铭记在心。我相信,我也会用我今后的人生道路,来报答你对我的照顾和支持。谢谢您。”此时此刻,张沁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泪水,与儿子紧紧相拥。这眼泪里饱含着 24年来无悔的付出,这拥抱中饱含着24年来深沉的母爱。接下来,主持人选读了从观众席征集来的对母亲的祝福卡片,一位位莘莘学子无不强忍热泪,现场的气氛温暖而令人感动。
随后,社会学院志愿者代表林玲和戴鑫滨携手上台为同学们讲述了他们志愿服务的故事。林玲同学利用暑假到条件艰苦的贵州山区支教,虽一路上困难重重,但她依然咬牙坚持,努力适应山区艰苦的条件,为的是给山区的小孩带去知识与欢笑,为的是给一双双清澈的双眼带去未来和希望。戴鑫滨同学作为社会学院的学生会主席,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十分关注社会公益事业,被评为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者。他对同学们讲述了对这一年志愿服务工作的展望,提出了“爱心志愿服务卡”的想法,号召更多学弟学妹们参加到志愿者的活动中去。
历时2个小时的活动在志愿者的手语舞蹈中走向尾声,但在这2个小时之外,社会学院早已将志愿服务的大爱融入到平凡的生活之中。目前,社会学院共有三大爱心公益组织:苏大社会学院爱心协会、红十字协会、青年志愿者管理部。多年来,他们以服务学生、服务社会为宗旨,在学院倡导青年学生“关心社会、服务他人”精神的引导下,开展了一系列敬老助残、义务家教、社区援助和大型赛事服务等活动。其中,仅有五年历史的社会学院青年志愿者管理部,每周都会集中开展一到两次大型的社会公益服务活动,如关爱空巢老人、敬老院情感陪护、义务家教、火车站道路指引等。他们也因此多次被评为学校的王晓军精神文明先进集体、志愿服务先进集体,深受学校老师同学的一致好评。
两个小时的活动是短暂的,而两个小时的感动却是恒久的,爱、感动和奇迹正在我们身边弥漫开来,散发出生命最美好的光芒,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