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上海世博会江苏活动周巡演“茉莉仙子”节目组荣获苏州市参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工作先进集体三等功

日前,苏州市委、市政府召开苏州市参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对全市在世博会工作中作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其中,我校上海世博会江苏活动周巡演“茉莉仙子”节目组荣获“集体三等功”称号,艺术学院戴岗老师获“个人三等功”称号。
11.03.24 苏州市参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工作先进集体三等功.jpg

20106月,我校艺术学院服装设计与表演专业25名学生参与世博园“江苏文化周”活动,她们扮演的“茉莉花仙子”引领服饰表演和民间舞蹈队伍,在上海世博会的世界舞台上展示了古城苏州以及当代中国青年的风采,受到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人民网登载题为“苏大25名‘茉莉仙子’舞上世博江苏周”的文章,中国教育新闻网发表评论称“苏州大学‘茉莉仙子’惊艳世博园”,《姑苏晚报》、《都市晨报》、《扬子晚报》等众多媒体都给予了特别报道。在长达5天的巡演活动中,“茉莉仙子”节目组以饱满的热情和精湛的技艺为上海世博会增彩添绿,圆满地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获得了一致好评。
11.03.24 苏州市参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工作先进集体三等功1.jpg

苏州大学上海世博会江苏活动周巡演“茉莉仙子”节目组优异成绩的取得,是领导重视、指导老师精心编排、同学们刻苦训练共同结果。学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专门成立了由学校校领导,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处)、团委、艺术学院等有关领导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茉莉仙子”节目组各项活动顺利开展。同时,学校选配了专业指导老师、学生辅导员组成工作小组,逐一落实各项要求。根据世博会江苏文化活动周巡演总导演王爱国的要求,艺术学院戴岗老师负责节目动作的编排,所编导的动作获得节目评审领导的一致好评;学生辅导员为学生的排练做好了思想动员、后勤保障工作;演出期间,学校召开动员会议,提出了“1个人影响1支队伍”的口号,老师们分工合作,每天的“morning call”、每天清晨清点学生进园证件和演出物品、多种防暑降温举措确保演出时的质量。对于苏大25“茉莉仙子”来说,此项任务重,时间紧迫(临时接受任务且临近演出时间),仅有的1个月的时间,她们要熟记动作,且要做到动作与音乐的协调一致。更为具有挑战的是,每天她们要在夏日中午12点开始巡演,每人负重约重3公斤左右的大茉莉花伞,穿上特制的56厘米高跟鞋在博西路边走边演约1.8公里,难度可想而知。为此,学校从从5月初开始组织姑娘们紧锣密鼓的排练。为了接近现场表演的效果,学校特别订制了一个用普管做成的约4.4大圆圈,模拟巡游当天所用的大茉莉花裙裙摆,让同学们进行排练,控制好步数与步幅。同时,考虑到巡演中同学们手举近3公斤的茉莉花形大伞行进1个小时,负责排练的指导老师戴岗在平时训练时会注重让同学们加强臂力训练。为了保证每个动作做到位,每一次排练戴岗老师都会很仔细的观察,然后指出同学的动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让她们反复的练习,真正的达到“花人合一”。巡演的第一天,整个队伍凌晨4点就起床从苏州赶到上海,一到世博园区,便着手化妆、踩点。从早上5点多啃了块面包,“茉莉仙子”及带队老师一直到下午才吃到第一口饭。等结束上车的时候,很多女孩忍不住把鞋脱了,掏出餐巾纸包裹脚上磨伤的伤口,但大家没有一句怨言。即使众多观众热切地要求与她们合影留念时,“茉莉仙子”忍住巨痛笑容仍然灿烂。虽大家为此都付出了很多汗水。为了能在世博这个大舞台上更好展示江苏形象,我们这点辛苦其实不算什么。同学们如是说。

勤于耕耘总能换来丰硕收获,此次殊荣即是对我校工作开展的肯定,也是对我校学生过硬素质的认同,更是对同学们积极参与实践、服务社会的赞许与鼓励。学校更将以此为动力,立足校园,面向社会,发挥优势和特色,争作贡献,再创佳绩。

 

(艺术学院)
苏大概况 教育教学
院部设置 科学研究
组织机构 合作交流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十梓街1号

苏ICP备1022941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0530号
推荐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1440*900以上分辨率访问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