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大学生村官创业难在哪 缺资金缺实用技术排前两位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村官调研团近日赴连云港灌云、灌南、东海和赣榆4县,开展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调研,共回收问卷406份,从中梳理出大学生村官创业面临的现实困难。
  在针对大学生“村官”创业劣势的调查中,“资金短缺、难以发展项目”和“实用技术缺乏、难以引进项目”被排在了前两位,有43.8%的受调查者认为缺资金是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最大困难。
  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通过当地农信社贷款、政府创业基金支持等方式,筹得的资金大多在5万元以下,“村官”们不得不局限于投资规模较小的基础农业项目。而在目前大学生“村官”选择的创业项目中,种植业与养殖业的比重占到73.6%,“靠天吃饭”的基础农业经常会遇到风霜雨雪、病虫灾害等侵扰,因此风险并不像“投入”那样低。
  调查同时显示,406位大学生“村官”中,农学类毕业生仅占2.7%,文史、理工、管理类毕业生综合占比达到了81.7%。绝大多数大学生“村官”在农业技术方面都是“零起点”,不少村官因为缺乏相应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在创业中走了弯路,花了冤枉钱,也浪费了不少时间。
    课题组指导老师、苏州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马德峰认为,虽然地方政府部门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类创业培训讲座,但基本都是经验介绍类,实际参加过“创业模拟训练”的仅有4.9%。他认为,政府应在政策、项目、资金等多方面为“村官”搭建创业平台,高校也应在工作培训、解决技术难题等方面给予大学生村干部支持。 

新华日报 2010-8-23-A7版 

(社会学院)
苏大概况 教育教学
院部设置 科学研究
组织机构 合作交流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十梓街1号

苏ICP备1022941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0530号
推荐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1440*900以上分辨率访问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