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化部学子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中获佳绩

日前,“微瑞杯”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在青岛科技大学举行。由学部孙宏枚和赵蓓两位教授指导,洪宇轩、虞宗豪和曹馨尹等同学参赛的项目——“苯甲醇的绿色选择性氧化”在总决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是由中国化学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共同主办的全国性大学生学科竞赛,旨在夯实大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提高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一个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展示与交流平台,推动我国高等学校实践教学改革。该项竞赛每年举办一次,参赛对象是普通高等院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竞赛为团体赛,分初赛和总决赛两个阶段;参赛作品分为已有实验创新设计、新创实验设计和科普实验设计三种类型。本届竞赛共吸引了来自全国350余所高校、800余支队伍、3000余名学生参赛。通过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七个分赛区的激烈角逐,最终遴选出90所高校的90支队伍晋级全国总决赛。

本届总决赛采取评审专家线下评审、参赛团队线上答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竞赛采取双盲评审制度,参赛作品涵盖有机、无机、物化、分析、仪器分析、高分子化学等专业,参赛项目水平高、竞争激烈。

华东赛区的初赛在复旦大学举行,吸引了来自江苏、浙江和上海三省市的58所高校共136项作品参赛。学部有三件作品参加了华东赛区的初赛,最终由孙宏枚和赵蓓老师指导,洪宇轩、虞宗豪和曹馨尹三位同学提交的已有实验创新设计作品——“苯甲醇的绿色选择性氧化”获一等奖,并入围华东地区14个参加全国总决赛的作品;由朱健和陆澄容老师指导,顾千禧、宋芃宇和刘家文三位同学提交的新创实验设计作品——“基于硼酸酯动态交换室温自修复水凝胶的合成”获二等奖;由张泽新和王颖老师指导,马译、韩成浩和崔若童三位同学提交的科普实验设计作品——“捕光者——半导体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实验”获三等奖。

在两个月的决赛备战期间,孙宏枚和赵蓓老师指导的参赛队员放弃了暑假休息,根据专家的点评意见继续对参赛作品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优化。在全国总决赛中,三位同学齐心协力、沉着答辩,最终获得了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的佳绩,展现了苏大本科生的风采。此次竞赛获奖也充分体现了材化部始终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大力倡导“科研反哺教学”,切实践行“培养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实验技能精湛,具备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创新人才”的教学理念。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
苏大概况 教育教学
院部设置 科学研究
组织机构 合作交流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十梓街1号

苏ICP备1022941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0530号
推荐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1440*900以上分辨率访问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