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考古学会三国至隋唐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齐东方应邀做客敬文讲堂,在校本部学术报告厅为同学们带来了《浓妆淡抹总相宜:唐俑、壁画中的女性》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敬文书院院长钱振明教授主持。
齐教授向同学们展示了中国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女性服饰,并提出了“古为今本、古为今脉、古为今魂”的观点。接着,齐教授向大家展示了著名壁画中的女性群体,发现时代相近、身份相同的女性如同拷贝一样反复出现,这表明了当时社会的审美取向。
接着,齐教授介绍了唐代化妆程序以及各种化妆、装饰用具,包括胭脂、发簪、插梳、项链、耳环、手镯等。随后,齐教授详细介绍了唐代女性的服饰特点,他指出唐代女子配套的服装样式主要是襦、裙、帔帛、短袖衫、锦褙子等。初唐条纹裙、八幅裙、石榴裙等服饰大大开阔了同学们的眼界,为大家带来了一场视觉的盛宴。
最后,齐教授阐述了中国传统服装的特点以及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让大家感受到古典艺术的熏陶,并对“美”有了全新的认识。齐教授围绕“唐人以胖为美吗?”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列举唐俑及壁画中的女性形象更正我们之前的误解。齐教授指出:其实7世纪后半到8世纪初,修长类型的女性仍然流行,且大量唐代女性形象中,“肥胖”的形象所占比例不大,主要集中在8世纪中期。这启示我们要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怀疑精神,不能被轻易误导。讲座中,齐教授总结了唐代的总体审美风尚:艳丽、端庄、干练、俊俏、华贵、充满活力。
在齐东方教授生动有趣的介绍后,同学们踊跃提问,将气氛推向了高潮。针对怎样提升考古学对大众的影响力、纠正公众对历史的刻板印象、如何更好地结合考古的第一、二手资料等问题,齐教授一一耐心解答,并建议大家多了解历史,学会自己思考问题,增强对历史的认识与判断能力。
通过这次讲座,同学们提高了艺术审美的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了独立思考与质疑精神的重要性。敬文书院始终坚持学科交叉,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卓越人才。相信敬文学子在未来定能秉承“为国储材,自助助人”的敬文精神,提升艺术美学素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