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的社会与文学——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范小青女士做客敬文讲堂

1031日晚,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江苏省第三届紫金文化奖章获得者范小青女士做客敬文讲堂,在校本部学术报告厅为同学们带来了精彩讲座《当代的社会与文学》。本次讲座由敬文书院院长马卫中教授主持。 


首先,范老师借用英国作家狄更斯《双城记》中的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指明了当今时代的丰富性与不确定性。她指出,时代的飞速发展与变革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最好的机会,而科技的进步所带来的利弊冲突也引发了她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接着,范老师用三个字概括了当今时代的特点,并谈了自己对此的看法。关于,她表明如今不仅仅是一个物质丰富的时代,也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她呼吁同学们要学会取舍,学会判断,有选择地汲取有价值的知识。范老师以自己的短篇小说《人群中有没有王元木》为例,揭示了人类的贪多以及对科技产品的依赖。关于,范老师指出固然能造福人类,但盲目的追求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快节奏的社会也给文学的发展带来巨大的考验,作为作家,身处快车之上却依旧能咬文嚼字,做一个慢工出细活的人,方可体现其价值所在。除此之外,她还强调了精神文化的重要作用以及建设精神文化的必要性。在这个追求物质的时代,我们不应该丢失信仰,而应该尽力建设心灵的家园,去做一个精神文化丰富的人。

最后,在讲座的尾声,范老师寄语敬文学子,希望大家能够结合自己所学以及对未来的愿景与规划,多关注社会的动态。

在之后的对话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范老师就文人相轻、如何看待传统现实主义作品等问题进行耐心解答。其中,有同学提到作为大学生在物化社会中该如何保持自身的清醒,对此范老师也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她希望每一个年轻人都能尽快找到自己奋斗的目标。


一直以来,敬文书院坚持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个性培养、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通过这次讲座,同学们对文学作品与当代社会的联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对如何在现代化社会中保持真我多了一份感悟与思考。相信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秉承为国储材,自助助人的敬文精神,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

(敬文书院)
苏大概况 教育教学
院部设置 科学研究
组织机构 合作交流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十梓街1号

苏ICP备1022941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0530号
推荐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1440*900以上分辨率访问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