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与光电·能源学部学术报告:室温纳米尺度磁共振探测及应用

报告题目:室温纳米尺度磁共振探测及应用

报 告 人:杜江峰 院士

报告时间:64日(星期一)下午400

报告地点:物理科技楼101

报告人简介:杜江峰, 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1969年生于江苏无锡。1985-1990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和近代物理系学习,获得学士学位。1997年和2000年分别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硕士学位和理学博士学位。1990年起留校任教,2004年起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同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5-2007年任德国多特蒙德大学玛丽居里研究员,2008-2013年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2-2018年先后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执行院长,2013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4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主要从事量子物理及其应用的实验研究。在量子物理实验技术和先进仪器装备研制,以及在量子物理于精密测量科学和信息科学等领域应用均取得了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代表性成果包括:在国际上率先使用动力学解耦技术提升真实噪声环境下固态电子自旋量子相干时间三个数量级,朝实现量子计算等应用迈出重要的一步;首次在室温大气环境下获取单个蛋白质分子的顺磁共振谱及动力学性质,被《科学》杂志评价为“通往活体细胞中单蛋白分子实时成像的重要里程碑”;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功率脉冲X波段顺磁共振谱仪等。

  发表学术论文143篇(其中《科学》2篇、《自然》2篇、《自然》子刊6篇、PRL 25篇);应邀在美国物理学会和化学学会、亚太顺磁共振学会等举办的国际会议上做特邀报告20余次。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2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1年)、中国物理学会黄昆物理奖(2010-2011年度)、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2015年)等。

(物理与光电·能源学部)
苏大概况 教育教学
院部设置 科学研究
组织机构 合作交流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十梓街1号

苏ICP备1022941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0530号
推荐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1440*900以上分辨率访问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