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学院学术报告:非掺杂异质结晶硅太阳电池研究

报告题目:非掺杂异质结晶硅太阳电池研究

报告人:高平奇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报告时间:20171221日下午13:30

报告地点:本部现代光学技术研究所3楼会议室

 

 

报告简介:

随着硅片质量的快速提升,高效太阳电池越来越聚焦于抑制表界面复合的技术研究,特别是硅片与电极的接触部分。本报告将探讨利用异质界面能带调控技术来构建钝化接触型非掺杂异质结晶硅太阳电池器件,详细考察过渡金属氧化物(MoO3V2O5)、导电聚合物PEDOT:PSS等高功函数功能膜,及MgLiFTiOx等低功函数膜层,分别与晶硅基底接触构建空穴/电子选择性异质结的电输运性能,讨论界面钝化、接触电阻等参数对器件光伏性能的影响。着重汇报本课题组如何通过材料、工艺、器件结构设计,持续提升非掺杂异质结晶硅太阳电池的性能指标,并结合数值模拟指出进一步提升的途径。该类硅异质结电池具有低温加工、无需掺杂、高电荷选择性传输、材料选择范围广等优点,具有较大的基础研究和产业推广价值。

 

 

QQ图片20170915090002

报告人简介:

高平奇,现任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2年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2010年获得兰州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0710月到201111月连续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子工程学院从事研究助理/博士后研究工作。回国后曾任一家央企下属新能源企业副总工程师。20131月任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春蕾副研究员,并于2015年底破格晋升为研究员。2015年底入选浙江省千人计划。在Adv. Mater.Nano Lett.Adv. Energy Mater.Adv. Funct. Mater.ACS Nano等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IF>10论文8篇)。申请专利40项(已授权10余项,PCT 2项)。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和中科院装备研制等项目以及壳牌石油前瞻基础研究等多项横向研究课题。当前主要研究方向为硅基新型异质结太阳电池技术。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苏大概况 教育教学
院部设置 科学研究
组织机构 合作交流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十梓街1号

苏ICP备1022941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0530号
推荐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1440*900以上分辨率访问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