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下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座谈会在我校天赐庄校区红楼会议中心召开。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芮国强,党委宣传部部长、新闻中心主任陈晓强,学生工作部(处)副(处)长段永峰,校团委副书记孙磊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部)老师以及部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学生代表出席了座谈会。会议由陈晓强主持。
会上,师生们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积极交流发言,畅谈学习感想。
陈晓强结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经历认为,高校应当将立德树人放在根本的位置上;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扎根中国大地,融入伟大的时代,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积极引导大学生将自己的青春梦融入到伟大的中国梦,勇于担当,敢于担当。
孙磊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直十分关注,近几年对青年的勉励和要求是一脉相承的。个人的青春梦要与中国梦相结合,青年要从点滴做起,从个人做起。苏州大学共青团也将努力去四化、强三性,把团工作与青年思想成长、个人能力提升进一步结合,在校园文化、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等方面深化学习和部署。
段永峰认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工作中应坚持做到:一是教育青年坚定政治信念,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二是教育青年增强社会责任,要有担当、勇担当;三是教育青年增强奉献意识,勇于创新和实践。始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为主线,将人才培养和知识传授结合,坚持优良传统和与时俱进结合,正面教育和文化引领相结合,处理好教育与服务的关系。
机电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袁红,社会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董娜,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程晓军,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尹婷婷,电子信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黄远丰等老师分别结合自己工作实际,提出要帮助青年学生找到青春方向和奋斗目标,把创新创业的意识和服务社会、中国梦相结合,使青年梦与中国梦相结合。
文学院辅导员胡萱提出以传统文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口,紧紧围绕“礼敬传统、融通古今、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通过一系列主题活动,努力将学生培育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医学部“欣长征·彩虹行”贵州支教团队代表陈国梁同学谈到,在贵州支教经历带来了自我的成长,大学生亲临革命圣地,切身体会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创业理想、创业激情。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也让队员们坚定了学好专业,利用专业知识完善贵州支教的信念和决心。
艺术学院的王雅琪同学分享了带队“井冈逐梦”版画创作暑期社会实践的经历,他们通过实地走访,深入记录和挖掘井冈山革命故事,并结合自身感悟,创作出了一批藏书票作品。她认为大学生应当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努力成为“红色精神”的传播者和倡导者。
最后,芮国强书记肯定了本次座谈会的积极意义和师生代表的发言,认为本次座谈会较好地贯彻、学习和宣传了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充分体现了我校师生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高度关注。他详细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三部分内容,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再次明确了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广大青年的关心厚爱和殷切期待。
结合师生代表的发言,芮国强书记谈了几点建议:学校要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将学校出台的实施意见落到实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信念和责任担当,真正成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学校各团学组织要把学生工作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等结合起来,有效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育人;青年学生要遵循总书记谆谆教诲,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认清时代特征和历史使命,努力争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六有”青年,积极投身于“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用青春与奋斗为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