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江苏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苏州大学基地)复赛成功举办

      315日至16日,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培训与研修苏州大学基地承办的“第六届江苏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复赛”在我校本部学术报告厅举行。来自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泰州517所本科院校与独立学院的28名优秀辅导员参加竞赛,各参赛高校领队、专职辅导员以及我校全体专职辅导员观摩了竞赛。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处副处长许正亚,我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高祖林,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孙庆民应邀出席了开幕式。

       15日下午的开幕式上,高祖林首先对远道而来的专家、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明晰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学生在思想、品德、性格和心理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二是立足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前置性思想政治工作,通过“进口”和“出口”剖析思想“黑箱”,把握思想脉搏。最后,他赠给在座的各位老师六字箴言,鼓励大家要“用心、用情、用力”,厘清学生思想形成、发展的社会情境,研究行为演化、升级的内在机理,让思政工作浸润情感、凝心聚力、精细出众。

          

       许正亚代表省教育厅向前来参赛的老师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评委专家们、前来观摩的各学校老师表示诚挚的问候。他结合省厅部署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要求,与辅导员们交流三点期望:立德树人、立教圆梦;学而后知、知而后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最后,他祝愿大赛圆满成功,期待各位选手发挥出自己的技艺水平,赛出好成绩。

          

       本次竞赛由第一阶段的笔试(基础知识测试、网文写作)、主题班会、案例分析和第二阶段的主题演讲、谈心谈话五个环节组成。案例分析环节中,选手们在台上从容淡定的态度、快速敏捷的思维、问题实质的把握、解决思路的流畅,折射出辅导员平时面对突发事件、特殊问题长期积累而来的一种娴熟的职业反映模式。主题演讲环节中,各位选手对内容的把握、情感的流露、正能量的传播,以及体现出的对岗位工作的热爱、对青年学生的了解,有力地展示了辅导员良好的职业素养。谈心谈话环节,选手们透彻的分析、适时的引导、特殊的启发、快乐的鼓励,体现了辅导员作为学生成长进步引路人、生活情感贴心人的点点滴滴。整场比赛将辅导员的从容、干练、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赛后,中国矿业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黄军利作为评委代表进行了点评。他紧扣比赛的各个环节、情景回顾选手的现场表现,指出辅导员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要切实加强“四个意识”:一是增强辩证法意识,拓展思维广度、挖掘思维深度;二是增强解决问题的逻辑意识,厘清轻重缓急、标本兼治;三是增强政策和法律意识,克服“底气不足、功底不厚、遇到问题绕着走”;四是增强文化意识,持矜达变,用自己的文化化解学生难题。

       闭幕式上,孙庆民肯定了此次大赛的实际价值与示范效应:提升了辅导员的职业技能、展现了辅导员的整体形象与优势、增进了友谊与感情。同时,他也希望大家以此为契机,坚持很重要的、注重更重要的、珍惜最重要的。

       最后,各位嘉宾为获奖选手颁奖并合影留念,本次竞赛圆满结束。

          

       辅导员是高校育人和维护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辅导员队伍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既是对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检验,又是对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促进。此次竞赛是我校第六次承办江苏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基地复赛。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苏州大学朱颖康、南通大学李丽、江南大学瞿海琴三位选手脱颖而出,他们将于328日代表基地辖区各高校参加全省决赛的选拔,备战全国辅导员职业能力竞赛。“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培训与研修苏州大学基地将继续以赛代训、以赛促建,提升辅导员整体素质,创新组织实施方式,发挥辅导员的能动性,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全面加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学生工作部(处))
苏大概况 教育教学
院部设置 科学研究
组织机构 合作交流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十梓街1号

苏ICP备1022941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0530号
推荐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1440*900以上分辨率访问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