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署名为“映月”的热心市民给熊思东校长来信。信中写到:在他(她)去邮局的路上看到两位身背双肩包的苏大女生,便善意提醒她们“在闹市区人群拥挤的地方或挤公交时双肩包一定要背在胸前”,而两位同学则很有礼貌地表示感谢。他(她)认为苏大学生“很真诚、很善良”,希望学校提醒学生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并祝愿同学们在校学习期间平安快乐。
寥寥数语,没有太多的修饰。然而,透过朴实的话语,仿佛看到一位长辈叮嘱即将出行的孩子,以及孩子对长辈关爱的感恩,让我们倍感温暖。一个善意的提醒、一份诚挚的感谢,看似一次市民与学生的简单对话,却体现了社会对大学的关心和期盼,也体现了大学对社会的回应和承诺,折射出社会与大学日益密切的关系。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当前,全国高校都在奋力推进“双一流”建设。何为一流?如何实现一流?我们不仅要“问”大学排行榜,也要问问老百姓的意见、听听社会的声音。大学根植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社会的需求,是大学努力的方向;百姓的期盼,是大学发展的动力。大学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引领社会风尚,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应当坚守本位,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优化教学内容,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我们应当坚持顶天立地战略,面向世界科技创新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开展科技研发和协同创新,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与智力支持。我们还要建立起与社会互通互融的通道,让大学的信息和社会的信息可以随时流动、交互支撑,虚心倾听社会的声音,时刻检省自身发展,努力办成人民满意的大学。
伟大的使命,需要优秀的人来完成。今天的大学生,明天将是社会的主人。大学生应当“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在埋头苦读、学习知识、掌握本领的同时,还要抬头看看世界、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做一个志存高远、胸怀天下、可堪大任的新青年,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
附件:来信原文
熊校长:您好!
我去邮局的路上,遇到二位贵校大四学生,背着双肩包。我不禁提醒了一句:两位同学,在闹市区人群拥挤的地方或挤公交车,双肩包一定要背在胸前。两位女同学特别礼貌、善良,欣然表示感谢。当代大学生果然文明!是美丽姑苏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此我想通过尊敬的熊校长对所有在苏学习的大学生们来一个友情提醒:你们很真诚、善良,务必加强防范意识,不给少数别有用心的扒窃者可乘之机(虽然苏州治安较全国相比处于领先地位),马路上勿做低头族!愿大学生朋友们在苏学习深造期间平安、快乐!谢谢!苏州人民爱你们!
冒昧打扰,校长海涵!
苏州市民 映月敬上
2016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