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我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9月24日—26日,2015年江苏高校辅导员示范培训项目“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测应用与心理问题应对策略”专题培训在我校举办。本次培训由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培训与研修苏州大学基地和苏南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培训得到了江苏省各地高校辅导员的热烈响应与踊跃参与,180多名来自江苏各地60所高校的辅导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24日下午,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江作军,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的桑志芹教授出席开班仪式并作重要讲话。参加开班仪式活动的领导还有我校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陈晓强,苏南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静。
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测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手段方式,并不能代替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部,不是抓问题学生,是促使所有同学有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普测工作要注意符合伦理规范、注意保密、不贴标签。普测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有助于辅导员针对不同心理健康发展水平的同学开展有效的工作。
本次项目培训目的是帮助辅导员老师了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系统理论,了解新生心理健康普测实施过程,学会以专业化的视角理解新生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发展水平,学习不同类型、不同程度新生心理烦恼和问题的识别和应对。专题培训内容紧紧围绕新生入学后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的特点,精心组织了七个主题的内容。
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的桑志芹教授带来了专题讲座《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应对》。桑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她从自身丰富的经验出发,以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的应对为例,讲到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危机的干预手段,理论结合实际,就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处理手段、职责分配、应变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各高校辅导员们表示受益匪浅。
我校博士生导师刘电芝教授主讲《大学生高效自主学习策略指导》,结合当下热门的学习策略问题,与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学习体验相结合,从心理学、教育学角度诠释了高效学习的诀窍,不仅注重方法,也注重体验,让辅导员们认识到,育人必先育己,学习永无止境,反响相当热烈。
此外,本次培训还组织了轻松有趣的表达性心理治疗方法介绍《风景构成法在学生工作中的运用》、两场团体辅导和《焦点解决谈话技术在学生工作中的运用》。通过体验式教学和艺术表达方法,在快节奏、大信息量、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头绪多的情况下,如何在短时间内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高效、简洁、明快、同理学生,挖掘学生自身资源,帮助同学解开心结、拉近人际距离、协同合作、适应大学学习,大家都表示要把学到的技术用到自己的工作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