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苏州大学汉语及汉语应用研究中心与海门市委宣传部校地合作项目“媒体语言研究”结题报告会在海门市举行。
我校人文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余敏江,汉语及汉语应用研究中心主任曹炜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当代修辞学》主编祝克懿教授,南通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许爱民,中共海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赵新叶,海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主席黄丽华,海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沈健生、李勇,海门市社科联主席顾青山,海门市电视台、海门市广播电台、海门日报社等相关部门领导以及“媒体语言研究”课题组全体成员,共同出席了会议。会议由黄丽华副部长主持。
赵新叶首先代表海门市委宣传部致辞。他简要介绍了海门市社科界与上海市社科院、苏州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开展合作研究所取得的成绩,认为此次结题的“媒体语言研究”项目,必将为海门市与高校专业团队的合作提供有益经验,也将为海门市社科联的工作增添浓墨重彩的一页。
“媒体语言研究”课题组长曹炜教授简要介绍了课题的进展情况、已经取得的成果及下一步的打算。他表示,自2013年初双方签订合作协议至今,先后邀请了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郭龙生研究员、叶青研究员,复旦大学中文系戴耀晶教授、吴礼权教授等莅会交流。目前所有6个子课题已初步完成,2015年“媒体语言研究系列丛书”将全部出版;3个子课题获得了江苏省社科基金及江苏省高校社科基金的资助;5位课题组成员在应用语言学权威刊物《语言文字应用》上发表论文5篇,在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课题组成员依次介绍了自己所承担的子课题的开展情况、基本内容、主要的创新之处等。
复旦大学中文系祝克懿教授对课题的选题视野、框架特点、研究方法、已有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其研究成果充分体现了曹炜教授的研究特长,曹炜团队是一个有凝聚力的跨界研究团队,并对下一步研究计划提供了真知灼见。
余敏江对海门市委宣传部为会议召开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谢,也对曹炜教授团队所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他指出,苏州大学在注重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面向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主战场。通过借助干部培训平台、决策咨询平台和第三方服务平台,为苏大人文社会科学有效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找到了可行途径。曹炜教授团队与海门市的科研合作,战略独到、视野开阔、富有实效。此次合作所产生的丰硕成果,不仅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还具有良好的社会效应。
最后,南通市社科联徐爱民主席发表讲话,感谢曹炜教授团队卓有成效的工作。她指出,“媒体语言研究”课题开创了系统研究媒体语言的先河,是一次跨专业、跨行业、跨区域合作研究的有效尝试,曹炜教授团队研究成果系统性、针对性强,必将助推南通经济、社会、文化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