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我校辅导员的学习研究能力,推动辅导员专业化、专家化发展,打造学习型学生工作干部队伍,10月16日下午,苏州大学第二十期辅导员沙龙在北校区平江科技园2号楼四楼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江作军,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陈晓强,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王永山,人文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林萍,苏南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沈云彩,机电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刘鲁庆作为嘉宾莅临,全校百余名专职辅导员及本科生辅导员助理出席了沙龙。沙龙由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董召勤主持。
王永山在致辞中代表机电工程学院党委向各位嘉宾和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预祝本期沙龙取得圆满成功。
林萍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高校辅导员理论研究的方法与路径,着重探讨了目前人文社会科学类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她强调,科研项目申报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深化自身研究内容,明确研究特色,还能不断增加自身学术动力。她指出,在科研项目申报时,要时刻保持百折不挠、谦虚谨慎、严肃认真的态度。她从科研的选题、论证、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进度计划、预期成果、完成项目的条件和保障以及经费预算等方面全面分析了申报书的写作过程,并对课题研究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作出点评和阐述。
刘鲁庆、沈云彩分别就“如何结合工作实际写论文”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方法探索与实践”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他们一致认为论文和课题是辅导员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理论研究的良好平台,各位辅导员在平时应充分利用好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积极研究,养成良好的学习研究习惯;在工作中应深入学生,善于观察,认真调研,勤于思考,勤于总结,将被动的研究转变成自己的乐趣。
最后,江作军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和体会指出,辅导员自身应有职业生涯规划,注重平日学习积累,养成勤观察、勤思考、勤分析、勤总结的习惯,积极投身科研项目,成为自己所在领域的专家;学生工作处、学院(部)和各位辅导员应共同努力,积极营造学习研究的良好氛围,组建若干个研究型小团队,努力打造出一支实干型、学习型、研究型的辅导员队伍,涌现一批“能文能武”的学生工作专家。同时,他对未来的辅导员沙龙活动提出了指导性意见,鼓励各位辅导员积极探讨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推进工作创新。
此外,机电工程学院团委书记黄宗杰与各位同仁分享了该学院学生工作特色化建设经验。
学生工作部(处)将继续以辅导员沙龙为平台,以“交流工作,研讨问题,增进友谊,共同提高”为宗旨,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吸收同仁宝贵意见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进一步加大队伍建设力度,增强辅导员的研究意识、创新意识,提高整体工作的科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