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7.23”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总结学校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明确今后五年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动员和凝聚全校各级党组织、全体共产党员和广大师生员工,加快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中共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专程出席大会并作重要讲话。中共苏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郭腊军,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干部五处处长梅仕城,中共江苏省委教育工委组织处副处长沈晓冬,以及中共苏州市委办公室、组织部的相关领导也应邀出席了开幕式。
大会应出席代表346名,实到322名。未当选代表的校十届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和部分中层以上党员干部列席了大会,非中共党员校领导,部分曾担任实职的原校领导,两院院士,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校各民主党派主要负责人,侨联和“台联党”主要负责人,校学生会、研究生会负责人等应邀参加了大会。开幕式由
朱秀林同志首先致开幕词。他指出,在过去的五年中,苏大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实现了新的历史性跨越,为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强调,本次党代会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迈入新重点、再上新台阶的重要会议,是我校政治生活和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与会代表要认真履行代表的庄严职责,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同心协力、发扬民主,为学校改革与发展建言献策,努力把本次大会开成凝心聚力、团结奋进的大会。
随后,民革苏州大学总支部主委马卫中同志代表我校各民主党派在会上致辞,校工会主席王安列同志代表群团组织致辞发言,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
蒋宏坤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对过去五年来我校取得的显著成绩予以充分肯定,并希望在未来五年里苏大能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进一步加强协同创新,以更多优秀科技成果提升社会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建设,持续提升学校党委把握全局工作科学发展的能力。他指出,苏州经济处于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希望苏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在特色学科的打造、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科技成果转化方面都要与苏州这座城市同步成长和同步发展,为苏州经济社会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他表示,苏州市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苏州大学的各项工作,积极协调解决学校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努力为苏州大学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开幕式后举行了中共苏州大学第十一次党代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会上,
26日下午—27日上午,出席苏州大学第十一次党代会的15个代表团分别就“两委”工作报告、“两委”委员候选人建议名单、大会选举办法(草案)、“两委”工作报告决议(草案)展开了讨论。王卓君、朱秀林、路建美、江涌、田晓明、陈一星、高祖林、江作军、杨一心、蒋星红等同志分别来到各个代表团参与讨论。
27日下午,举行了中共苏州大学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应出席代表346名,实到330名。大会首先表决通过了大会选举办法和中国共产党苏州大学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名单,以及总监票人、监票人和计票人名单。随后大会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差额选举产生了中共苏州大学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25名和苏州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9名。
大会闭幕式由朱秀林同志主持。大会表决通过了《中共苏州大学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关于中国共产党苏州大学第十届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和《中共苏州大学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关于中国共产党苏州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他表示,面对今后一个时期学校异常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校新一届党委和纪委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将一定不辜负上级党组织的重托和全校师生员工的期望,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恪尽职守、戒骄戒躁,不折腾、不动摇、不懈怠,切实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不断提高领导学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他要求,会后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各位代表要广泛深入地传达好、宣传好、贯彻好大会精神,动员和带领广大师生员工,把大会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深化改革促发展,提高质量强内涵,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状态迎接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为把我校早日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在庄严的《国际歌》歌声中,中国共产党苏州大学第十一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