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SOM成立四周年 成果丰硕亮点多

200869在江苏省、苏州市和苏州工业园区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材料)实验室 Functional Nano & Soft Materials LaboratorySoochow UniversityFUNSOM)正式揭牌。因发展需要,于20104月更名为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Institute of Functional Nano & Soft Materials, FUNSOM)。经历了四年的成长和发展,研究院已初具规模,在人才建设、科研创新、研究生培养和国内外学术交流等多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

 

研究院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李述汤教授领衔,目前已拥有特聘教授20位、特聘副教授5位。其中包括:

第三届“寻找青年科学之星”材料科学银奖1人;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对象”1人;

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3人;

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1人、第三层次培养对象4人。

此外,研究院还配备了包括副教授3人、讲师6人、行政人员3名、实验技术人员8名在内的科研辅助团队。

 

截至20125月,研究院25位核心成员共发表论文206篇,以FUNSOM为第一单位的论文168篇(表1),其中不乏亮点文章:

何耀教授2011年在JACS上发表的论文被BioMedLib评为量子点相关领域年度第一;另一篇有关多色荧光硅线用于长程细胞成像的研究在Angew. Chem. Int. Ed.上以封面文章发表,并被NPG ASIA报导为亮点文章。

侯廷军教授接受Combinatorial Chemistry & High Through put Screening邀请,作为客座编委主持了ADME/T预测特刊,这是CCHTS首次邀请国内学校或研究院的科研人员作为客座编委主持特刊。

康振辉教授在Nanoscale上发表的特邀综述Small-sized silicon nanoparticles: new nanolights and nanocatalysts20113月论文点击排名前十名。

 

1. 2008年至20125FUNSOM发表文章情况

年份

论文总数

FUNSOM

第一单位论文数

一区

论文数

二区

论文数

三区

论文数

其他

分区

2008

7

4

1

6

0

0

2009

24

11

9

11

3

1

2010

40

31

12

20

5

3

2011

91

81

33

35

14

9

2012

1月—5

44

41

22

11

10

1

 

研究院的发展不仅表现在科研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上,更体现在大量的获资助项目上。截止20125月,FUNSOM获得国家和地方各类科研项目共83项,总经费已经超过一亿三千万元(表2),其中包括众多突破性成果:

科技部“863”计划重大研究项目1,由廖良生教授主持,获批2767万元;

科技部“863”计划主题项目1,由马万里教授主持,获批257万元;

科技部“973”计划项目课题4,负责人分别是孙旭辉教授、孙宝全教授、刘庄教授、康振辉教授,共获批2500万元;

基金委重点项目2,分别由廖良生教授、康振辉教授主持,共获批530万元;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2专项)子课题1,负责人廖良生教授,获批376万元。

 

2. 2009-2011FUNSOM项目获批情况

 

年份

总计

(经费:万元)

国家级

(经费:万元)

省部级

(经费:万元)

其他

(经费:万元)

个人项目

2009

78

9152.14

9

1188.2

1

3

3

580.37

2010

25

4322.75

3

120

1

20

2011

19

2617

10

84

7

216.82

公共项目

2009

5项(4630

江苏省碳基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2010

江苏省产学研联合重大创新载体建设项目

2010

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

2011

江苏省教育厅创新团队

2011

苏州大学创新团队

 

 

研究生是科研的主力军。目前,研究院已培养在读博士研究生27人,硕士研究生155人。FUNSOM2010年起设立了“今创新生奖学金”,对于报考FUNSOM的硕士生,依据各专业录取成绩总分排名,设立专业一等奖学金各1名,每人给予1~2万元奖励;依据各专业考生人数设立专业二等奖学金若干名,每人给予5000元奖励;设立各专业推荐免试生奖学金(依据当年度推免生人数而定),每人给予5000元奖励。对于报考FUNSOM的博士生,以其硕士阶段的论文发表情况为基础评定,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影响因子(IF)总和310的,每人给予1万元奖励。目前总发放金额已达22万元。

同时,研究院还自筹经费,为科研能力突出的学生发放“科研成果奖学金”:研究生只要发表科研论文,就可以获得此项奖励,目前总发放金额达到29.6万元。如程亮同学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10篇,论文总影响因子达71.35,目前已获得科研成果奖累计2.9万元。钟旖菱同学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共发表4篇一区文章(其中1JACS3Angew Chem. Int. Ed.),论文总影响因子已达47.21

 

FUNSOM的以上成绩除了受益于学校提供的良好的科研环境,也受益于强大的学术支撑团队的指导。FUNSOM聘请的学术委员会成员、国际顾问、讲座教授和客座教授分别来自于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

学术委员会由22人组成,其中17人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际顾问团目前已聘有4位国际化学和材料界的知名学者。他们分别是世界顶尖化学杂志《美国化学会志》(JACS)主编、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Peter J. Stang教授,原柯达公司全球副总裁兼研发部副总监Jack Zhang先生,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美国化学学会(ACS)会士、斯坦福大学戴宏杰教授,著名量子点生物技术应用研究的开拓者、美国埃默里大学聂书明教授。

3位讲座教授分别是美国工程院院士、有机发光(OLED)发明人邓青云教授,世界著名同步辐射专家T. K. Sham教授和同步辐射软X射线谱学研究的国际权威之一郭晶华教授。

研究院2011年新聘客座教授2位,目前客座教授共11位,分别是来自香港城市大学超金刚石及先进薄膜研究中心的李振声教授、张文军教授;来自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张晓宏研究员和汪鹏飞研究员;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樊春海研究员和方海平教授;来自香港浸会大学的黄维扬教授;来自加拿大国家研究理事会的陶冶高级研究员;来自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的陈弘达研究员;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生物化学系的段镶峰教授;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材料工程学系的黄昱教授。

   

建院以来,FUNSOM非常重视与国内外知名高校与研究院所开展研讨会和学术互访。截至20125月,研究院共承办了9次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和学术研讨会(表3),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前来参会,其中院士到会50余人次。

 

3. 2009-20125FUNSOM承办学术会议情况

序号

时间

会议名称

报告人数

1

2009

410-13

纳米光电材料与器件及其产业化论坛

21

2

2010

512-15

中德功能化宽带半导体材料化学与生物探针研讨会(Sino-German Workshop on Functionalization of Wide-Bandgap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for Chemical and Biochemical Sensing

29

3

2010

516-20

第四届新金刚石和纳米碳材料国际学术研讨会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w Diamond and Nano Carbons

105

4

2010

112-4

香山科学会议第386次学术讨论会

——碳基半导体界面科学与工程

15

5

2011

115

纳米生物材料、技术和产业化青年学者论坛

——第三届江苏省青年科学家年会苏州分会

14

6

2011

317-18

NTU-Soochow University Bilateral Workshop

on Nano Science & Technology

25

7

2011

57

表面与纳米技术

——厦门大学PCOSS-苏州大学FUNSOM学术交流会

20

8

2011

1017-21

国际工程会议

Engineering Conferences International on Carbon-based Nano-materials and Devices

62

9

2012

219-24

第二届中加纳米研讨会

2nd SUN-WIN Workshop on Nan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2

  

在各方领导的支持和专家的指导下,FUNSOM已经拥有一支坚实的科研队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人员配备、科研水平、科研管理等方面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在李述汤院士的带领下,研究院团结一心,争取在两至三年内核心研究人员达到30-35人;在五年内各类人员达到60人;研究生达到300人。研究院将不断提高科研水平,争取研究成果获得国内外同行的充分肯定,并在核心领域取得突破,为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奠定基础,为苏州大学的腾飞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培养出一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推动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乃至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
苏大概况 教育教学
院部设置 科学研究
组织机构 合作交流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十梓街1号

苏ICP备1022941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0530号
推荐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1440*900以上分辨率访问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