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江苏省2010年度普通高校学生资助绩效评价工作中,苏州大学荣获“江苏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这是对我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充分肯定。近年来,我校学生工作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深入细致和艰苦扎实的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逐步健全完善了“奖、助、勤、贷、补、减” 六位一体的学生资助工作体系,使之成为学生工作的一个亮点。
一、组织健全、制度完善,建立学生资助工作运行机制
我校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建立起“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学院学生资助工作小组”的三级管理模式,由学生工作部(处)统一扎口管理,各学院(部)专人负责,分工明确、尽职尽责,各项资助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二、严格管理、拓宽渠道,构建立体式资助工作体系
为帮助新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开学时设立“绿色通道”,热心解答、关怀到位。2010年开学后,学校对通过“绿色通道”的389名新生采取了学费减免、临时困难补助、社会“一帮一”资助等具体措施,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压力。
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贷款工作规范有序,我校认真组织了多次诚信教育和还贷教育,在提高学生的诚信品质与征信意识的同时,有效提高学校贷款学生的还贷率与社会声誉。
贫困生调研与认定工作操作规范、严格把关,2010年度共有近4000名原贫困生经过资格再审核,214名新申请贫困生通过申请审核。
学校还举办了校内勤工助学岗位招聘会、组织各类上岗培训、举办岗位体验周等活动;在校外,积极开辟中国移动、苏州邮政等大型校外勤工助学基地。据统计, 2010年度中,我校每月设立固定校内各类勤工助学岗位500余个,校外岗位300余个,近万人次学生参加了校内外的勤工助学活动,获得报酬近160万,成效显著。
此外,除了常规的国家助学金、校设助学金、捐赠助学金外,学校还通过学费减免、各类困难补助以及爱心互助基金等形式帮助贫困学生。此外,学校特别重视贫困毕业生的心理与素质教育,组织了多次求职指导和职场解析讲座,使这些毕业生做好步入社会、迎接挑战的心理准备。同时还出台了贫困毕业生就业奖励制度,帮助贫困生就业。
三、以心助学、探索创新,拓展资助工作广度深度
2010年度,我校学生资助覆盖面达32.10%,生均资助金额达5861.29元,学校自筹/财政投入比为1.85,社会捐赠/财政投入比为0.10,均为普通高校学生资助绩效评价优秀指标,切实做到了没有让一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学校从实际出发,在资助渠道、工作方式等方面开拓创新实践,取得了诸多成效。社会“一帮一”助学工作结硕果;各学院(部)院企合作模式,获得资助善款;组织爱心互助基金,帮助应对突发状况。除此之外,苏州大学本科生十佳自强自立标兵的评选活动,树立受助学生典型;注重新疆等地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工作,并彰显特色;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已从基础型向科学型转化。
我校学生资助工作以学生为本、注重过程管理,在学校党政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不论是从新生的入学教育到毕业生的文明离校,还是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始终将思想政治、人文道德教育理念传授给每一位贫困学生,从而加速提高我校资助工作质量与效率,努力促使学生资助工作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拓展资助工作成效的广度深度。学校资助工作成效显著,并受到国家和省市多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资助育人是我校的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搭建成长成才的平台,在全校范围营造了自强不息、健康成长的氛围。我们将在新形势下开拓创新,努力使该项工作迈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