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无浓烟尾气 内无油味刺鼻——我校整合各方优势催生环保大巴

前日,一辆崭新的大巴驶进本部校园,停在钟楼大草坪前,这辆大巴引来了很多师生的驻足观看。与其他大巴不同的是,这是一辆由苏州大学参股、由自主创新企业赛恩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苏州金龙客车合作制造的磷酸铁锂油电混合大巴,在启动时没有浓烟尾气,车里也没有浓重的汽油味道,乘坐非常平稳,噪音小,启动和刹车也很自然,乘客坐在里面都感到非常舒适。
000000001.JPG

 

这种大巴采用的是无极变速,比一般的公交车开起来更加容易,时速可以拉到95公里,电池充足电以后可以行驶200公里。它的基本功能是节能减排,与原有的传统柴油车相比可以节省30%能耗。

 

磷酸铁锂电池充起电来也非常方便,正常充电3—4小时,快充半小时,快速充电技术对于电池的要求非常高,技术难度很高,而赛恩斯的磷酸铁锂电动大巴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

 

说起这辆磷酸铁锂电动大巴的诞生,离不开我校资产经营公司。事情还得从两年前说起,当时化学电源研究所刚并入我校,我校资产经营公司原总经理倪均强经过反复市场调研,发现磷酸铁锂电池有着很大的潜在市场,但很多厂家苦于找不到过硬的技术支持。于是倪老师辗转找到了一位刚从美国回来的博士董明,他是世界一流的电池专家,曾经在加拿大国家实验室工作过。当时董明已经成功研制出了磷酸铁锂电池,并且第一个做出了磷酸铁锂自动生产流水线,但是由于磷酸铁锂是一个全新的方向,他的电池几乎不被人接受。随后倪老师又设法联络上了全国电池学会副会长李革臣,他是国内汽车控制系统的顶尖专家,在电话里听到了倪的合作思路以后,李革臣非常感兴趣,好的电池少不了好的控制系统,好的控制系统需要好的电池来支持,在董李两位专家的倾力合作下,电动大巴最关键的两个部分-----电池组和控制系统就这样产生了。

 

用倪均强的话来讲,终端产品的先进是综合了各个不同的先进环节产生的效果,电动大巴除了电池组和控制系统以外,还包括变速箱、底盘、车廓等部件,老师找来了各个环节所需国内相关领域的顶尖专家,于是,在各路神仙的通力合作下,让人耳目一新的磷酸铁锂环保电动大巴就这样产生了。

 

苏州市与苏州工业园区相关部门的领导,苏州公交的领导、技术人员对这辆大巴给予了高度评价。据悉这辆磷酸铁锂油电混合大巴已经与有关厂家签订了订货合同。苏州市政府高度重视节能环保,目前正在致力于国家科技部混合动力汽车“十城千辆”计划的申报,这为推动苏州的电动大巴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路建美副校长和江涌副书记在试乘电动大巴之后,与董明和李革臣两位专家进行了亲切会谈,路副校长表示,希望两位专家能够加盟苏大,共创美好明天!
 000000003.JPG

(党委宣传部)
苏大概况 教育教学
院部设置 科学研究
组织机构 合作交流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十梓街1号

苏ICP备1022941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0530号
推荐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1440*900以上分辨率访问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