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骄子孙权:“80后”警察海地护卫潘基文获“和平勋章”

现代快报2009-6-20

2009613,在海地维和警察营区,与第八支维和防暴队完成勤务轮换交接后,来自江苏江阴边检站的维和警察、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毕业生孙权又回到了10个月前出发的地方。作为第七支维和警察防暴队中唯一的一名江苏边防成员,在执行维和任务中,孙权圆满完成了维和勤务工作,因工作成绩突出,还被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亲自授予了和平勋章,并荣立三等功一次。618下午,江苏边防总队江阴边检站全体官兵在机关大楼前列队,为江阴市首位赴联合国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队员、该站检查员孙权载誉凯旋举行了欢迎仪式。

呵斥声不断,但必须忍着

尽管一直知道海地的局势很复杂,但当孙权真正踏上海地那片土地后,他才有了直观的体会:满眼都是残垣断壁,城市设施遭到严重破坏,一切都是那么凄凉。而在那里执行任务,也并不都是友好的眼神。孙权说,每次上路巡逻,路边不时有人对衣着维和警察制服的防暴队员大声呵斥,有的还会发泄各种不满,有的时候感到很委屈,但没有办法,只能忍着,否则会引发事态升级。为了树立中国警察在海地的形象,队里规定执勤时的佩枪,只有遭遇到直接威胁时才能使用。在近1年的时间里,孙权曾经多次握紧手枪,但是,却从来没有动过一下扳手。

营区旁的菜地成了减压场

20088月,孙权作为先遣队员第一批赶到海地与第六支防暴队进行交接,一方面虚心向老队员学习请教,一方面通过翻阅资料台账,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孙权基本掌握了其所担负的指挥中心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此外,孙权还承担了另外一项任务:每天翻译总部下发的《每日情况通报》和任务书,上报阶段执勤情况。

原来,在进入边防警察队伍前,孙权在苏州大学英语专业学习,英语达到了专业八级,凭借这一优势,他理所当然地承担起执勤小队的翻译任务。同时,每次出勤,他都要协助队长与各执勤点的民事警察、海地警察进行勤务沟通,在定点查车、武装巡逻时经常处在一线负责翻译任务。

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最让队员们开心的,是一块在海地中国维和防暴队营区旁的菜地。结束长时间、高强度的勤务后,每个人都会产生一些自己的小想法,谁有空或者是有心事了,就会主动到菜地去浇浇水、拔拔草、抽抽烟,于是菜地就成了大家想心事、聊家常的减压场。

每一次勤务都能圆满完成

很多人对‘80都有些误解,其实我就是‘80,我们其实也很努力!在防暴队,1981年出生的孙权除了兼职翻译外,同时还是一名战斗员。防暴队的工作任务很重,除了要完成11个地点的正常武装巡逻、检查任务外,还要处置突发性群体事件,“8·20”高危抓捕、“8·31”海地大规模集中焚毁毒品现场警卫、“11·7”学校坍塌救援行动,潘基文、克林顿访问海地核心地区的护卫……每一次的勤务都充满危险,但是孙权都能圆满完成。因工作成绩突出,孙权被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亲自授予了和平勋章,并荣立三等功一次。

(党委宣传部)
苏大概况 教育教学
院部设置 科学研究
组织机构 合作交流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十梓街1号

苏ICP备1022941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0530号
推荐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1440*900以上分辨率访问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