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苏州大学“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精英人才计划隆重开班

2009年苏州大学“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精英人才计划于411上午900在校本部敬贤堂隆重开班。学校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王卓君教授为大家作了《文化品位与人性至善》的专题报告。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江涌,校团委书记李朝阳,校团委副书记季晶、肖甫青,全校专职团干部, 第二期苏州大学“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精英人才计划全体学员出席了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校团委副书记肖甫青主持。25.JPG

第二期苏州大学“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精英人才计划主要包括专题培训:《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实践》、《文化品位与人性至善》、《你好理想-对话无线互联网领航者》、《公关礼仪与大学生的修养》、《企业文化与人才观》等专题讲座;学生组织团队文化建设研讨会;身心训练:“青春文字,书写青年报国心”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演讲比赛等活动;实践锻炼:主题实践、专业就业实践、社会观察、课题研究等。校团委书记李朝阳在启动仪式上强调了“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对于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建设着和可靠接班人、促进学生骨干成长成才等方面重要意义,希望学校精心安排的系列培训能让参与其中的学生骨干学有所获。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博士生导师田芝健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题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实践》的专题讲座。他指出,科学发展观既是一种发展观,也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刻反思和其他国家发展经验教训的吸收借鉴基础上,通过理论的分析、经验的总结而得出正确结论。教授特别谈到了当代团员青年的责任,他强调只有转变思维方式、改进生产方式、转换生活方式、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才能真正地贯彻和落实好科学发展观。26.JPG

苏州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王卓君教授作了《文化品位与人性至善》专题报告。他从康德的“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引起,以温家宝总理的《仰望星空》一诗拉开演讲序幕,通过具体生动的例子阐述了文明和文化的含义、文化品位的构成及追求文化品位的“至善境界”。他还对全校团员青年提出争做对社会有用的“优秀之人”、悲天悯人的“善良之人”、有完备人格的“道德之人”、有崇高修养的“至善之人”的殷切希望。30.jpg

学生组织文化建设是今年学校团委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学生组织自身建设的关键。校级各学生组织的负责人集中展示了加强组织文化建设的思考和举措。学生会主席杜蔚作了《学生会组织理念和团队文化》的汇报,从学生会从组织的对内对外职责、主要任务和未来目标以及发展中的注意问题等方面展示了“传承沟通,服务大众,历练精英,创新致远”的组织文化。学生科协理事长曹香香作了题为《加强组织文化建设,打造和谐学生科协》的汇报,她从组织文化的导向功能、规范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调试功能、辐射功能等六个方面展示了建设学生科协“真诚、平等、负责、进取”组织文化的具体做法和今后的主要目标,并号召全校科协骨干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在工作思路、工作方式、自身建设上不断创新。团校副秘书长张小坚作了《苏州大学团校团队文化》的汇报,从团校定位、总体精神、运作模式、部门特色等四方面展示了团校的风采,在最后环节团校同学集体合唱了团校团歌《奔跑》,表达了团校成员年轻活力渴望超越的心。社联副主席何洪锴作了题为《激情的年轻人是可以创造奇迹的》的汇报,“因为年轻,所以我们加倍努力”,充分展露了社联同学年轻且充满梦想与自信的心。研究生会主席孙淮中作了《展现东吴风采 奏响时代强音》的汇报,他从学术科研、社会实践、文体娱乐、组织建设等方面展示了研究生会组织文化建设的特色。27.JPG

最后,校团委书记李朝阳对加强学生组织文化建设进行了全面动员。他从共青团组织和学生组织的根本属性、根本职能及根本任务出发,强调组织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要求各级学生组织以此为契机,围绕根本任务找准定位,确立目标,实现发展。要求学生骨干加强自设建设,培养明辨是非能力,增强政治敏锐性,扎根学生群体服务同学;同时,学会合理处理工作和学习的关系,努力将个人发展与学生组织发展相结合,个人发展为组织发展添活力,组织发展为个人发展建平台。

2009年“苏州大学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精英人才计划培训班才刚刚拉开帷幕,在学校党政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全体学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今日的学生骨干正朝他们未来的“精英之路”一步一步迈出坚实的步伐。

(团委)
苏大概况 教育教学
院部设置 科学研究
组织机构 合作交流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十梓街1号

苏ICP备1022941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0530号
推荐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1440*900以上分辨率访问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