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委、市政府慰问在苏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暨高校帮困助学工作座谈会在我校召开

16上午930,苏州市委、市政府慰问在苏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暨高校帮困助学工作座谈会在我校本部红楼217室举行。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国强,苏州市副市长王鸿声,苏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陆俊秀,苏州市教育局局长鲍寅初,以及市财政局、教育局的有关领导,在苏12所高校的代表同志出席了座谈会。会议由王鸿声副市长主持。
会议全景.JPG


王鸿声主持.JPG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江涌代表我校作了汇报发言。他说,目前,我校21000余名全日制本科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占全校学生总数的21%,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约占到全校学生总数的9%。我校高度重视帮困助学工作,多年来学校已成功建立起奖助贷减勤补等激励保障措施,并连续11年在迎接新生时设立“绿色通道”,确保不让一个入学新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在对家庭贫困学生提供物质资助的同时,我校还坚持资助与教育并举,助学与育人共进,积极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搭建成才平台,取得了良好成效。座谈会上,苏州科技学院和苏州市职业大学两所高校也作了帮困助学工作的汇报发言。

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国强最后作重要讲话,对三所汇报高校的帮困助学成绩予以肯定,并就进一步做好大学生资助工作提出几点要求:
徐国强讲话.JPG

一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他说,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党和国家的政策要求,是市委、市政府和我市高教工作一贯努力的工作目标之一。今年宏观经济的滑坡加大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压力,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维护高校稳定和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水平的迫切需要。

二是精心组织,讲求实效,切实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事解难。高校要坚持长效管理,把学生资助工作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来抓,不断完善我市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坚持育人目标,以资助为抓手,积极构建和不断完善“资助、教育、成才”工作体系,加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关爱教育、感恩教育,提高学生“自尊、自爱、自强”和回报社会的责任意识,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学生资助活动。坚持以人为本,探索、创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三是加强沟通,整合资源,形成全社会共同帮扶的工作格局。在苏高校要用好、用足国家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现行政策,积极协调,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的贯彻落实。在苏高校要加强与相关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知名人士、媒体的联系和交流,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优势和作用,争取社会各方的关心支持,多方筹措助学资金。促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共同帮扶的局面。

他最后说,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工作。在党和政府的政策保障,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心下,通过各高校的扎实工作,一定能够实现“确保没有一名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工作目标。

座谈会上,徐国强部长代表市委市政府向12所高校发放了慰问金。 

(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处)部)
苏大概况 教育教学
院部设置 科学研究
组织机构 合作交流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十梓街1号

苏ICP备1022941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0530号
推荐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1440*900以上分辨率访问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