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年贺词

解放思想  深化改革 共创苏州大学事业新辉煌

——2009年新年贺词

王卓   朱秀林

(2008年12月31) 


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

    新年好!

值此2009年新年来临之际,我们谨代表苏州大学党委和行政向全校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离退休老同志致以亲切的问候和新年的祝福,向所有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各位董事、各界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过去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突如其来的一系列重特大自然灾害,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谱写了一曲曲不畏艰险、敢于胜利的壮丽凯歌。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圆了中国人民的百年奥运梦,向世界充分展示了一个崭新的、发展的中国。过去的一年,也是苏州大学事业发展硕果累累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下,全校师生员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求真务实、团结奋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相继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显示度和标志性的成果,学校事业呈现出又好又快持续发展的喜人态势。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学校的改革推进之年。全校师生以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为契机,以推动学校新一轮思想解放为先导,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学科组织形式和办学体制改革。学校开始在2008级新生中全面推行学分制;调整组建了医学部、城市轨道交通学院、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等;积极探索高校院系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

2008年,学校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以着力加强师德建设为基础,以高端人才引进为重点,继续按照“学术大师+创新团队+行政支撑”的建设模式,引进了包括11名特聘教授在内的高层次人才73人,组建了3个科研创新团队。著名纳米与光电子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李述汤教授等相继加盟我校。同时,学校切实加大了管理队伍的教育培训力度,着力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立体化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2008年学校的科研和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共获包括2项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5项,专利申请受理139件,均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陈林森研究员主持的“宽幅智能SLM激光光刻系统研制与应用”项目荣获2007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共有12项课题获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立项,在全国省属院校中居于前列。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继国内丝绸行业唯一的国家工程实验室——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落户我校之后,学校又先后组建了“唐仲英血液学研究中心”、“功能纳米与软物质(材料)实验室”和“高性能计算与应用研究所”。另外,学校获批成立“国家化学电源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实现了“国家级检测中心”的零突破。

2008年,学校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也取得了新的突破。3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个专业获评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在第六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我校代表队获得“一金一银一铜”的优异成绩,校辩论队首次参加世界大专华语辩论赛即成功问鼎。此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丝绸服装设计大赛上等赛事中,我校学生表现优异,充分展示了苏大学子的风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校体育健儿在北京奥运会上勇夺“两金一铜”,实现了我校竞技体育在奥运会上的历史性突破。

2008年,我们继续秉承“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以共赢谋合作”的理念,进一步强化与政府、企业、行业和社会的对接与互动。除认真落实与苏州市人民政府的全面合作协议精神,组建苏州人力资源研究所、共同编写出版《苏州基层党建30年》、加快苏州大学科技园建设之外,学校又相继与苏州市工业园区、张家港市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继续以董事会、校友会和教育发展基金会为载体,广泛争取社会各界对学校事业的支持与帮助;不断深化“以国际知名带动国内一流”的发展战略,全方位推进学校的国际化进程。

2008年,学校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建设不断推进。全年共有22个基层党委、9个行政班子顺利换届;苏州大学统战工作会议胜利召开,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正式成立;在支持抗震救灾工作中,全校共产党员和广大师生员工迅速行动,积极通过多种形式向灾区人民献爱心、送温暖。独墅湖校区材料大楼等工程相继竣工,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安全文明校园”、“节水型高校”。“211工程”三期建设、债务化解工作也开始启动。

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回顾2008年,为了苏州大学共同的事业,大家锐意进取,并肩奋斗,付出了辛劳和汗水,收获了成功与希望;展望2009年,学校将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为契机,坚定不移地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深化改革中推动发展,不断开创苏州大学各项事业的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向伟大祖国的60华诞献礼!

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祖国的明天更美好,苏州大学的明天更美好!

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幸福吉祥!

(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苏大概况 教育教学
院部设置 科学研究
组织机构 合作交流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十梓街1号

苏ICP备1022941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0530号
推荐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1440*900以上分辨率访问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