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青: 赢奥运两金举世无双 为江苏代表团摘得首金

811下午1530分,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举行的女子举重58公斤级的比赛中,我校举重名将陈艳青以抓举106公斤、挺举138公斤、总成绩244公斤的成绩卫冕了这个级别的奥运冠军,并一举打破了由她自己保持的原挺举奥运会纪录和总成绩奥运会纪录,同时也成为了奥运历史上第一位卫冕女子举重项目金牌的选手。这是中国代表团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的第8枚金牌,也是江苏体育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得的首枚金牌。

陈艳青傲人的奥运战绩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一名29岁的老将,陈艳青能够保持如此好的状态令人惊叹。然而很少人知道,在冠军光环的背后,这个苏州农家女孩是靠着顽强的毅力走过一路艰辛,才取得了今天如此耀眼的成就。

 

巧遇伯乐 改变命运

来自苏州市西山镇的陈艳青入选体校并没有多大特殊,那时候,她还是个11岁的小女孩,参加市里的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正好曹新明也想去看看比赛,为队伍找点好的苗子出来。正在投垒球的小艳青,其实力不俗,一下引起了老师的注意。

你过来,让我看看他招呼着艳青,小女孩很听话地过去了,老师随后让她跑了跑,跳了跳,觉得她各方面都比较不错,身体很灵活,协调性也好,当机立断,有了招收陈艳青的愿望。

你愿意不愿意到苏州来念书?因为艳青的家并不在苏州,如果真的要去训练,她必须先转学到苏州。当时因为情势复杂,陈艳青并没有作出承诺,但后来回家后,艳青还是把情况给爸爸说了。

如果他说的是真的话,我一定让你去苏州念书。爸爸当时就一个想法,让陈艳青走出去。因为他知道,如果不狠心,陈艳青肯定只能留在家里,和自己过一样的生活。但如果能够让她念个体校,也许她还能在小学当个体育老师。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6月份,陈艳青迎来了小学四年级的期末考试,而就在这时候,她所就读的学校收到一封信,是苏州市业余体校寄来的,信里有录取通知,另外还交代,艳青年级太小,可以由学校或者家长送去。

终于,1990630日,还只有10岁的陈艳青,拿着小学四年级的成绩单,在爸爸妈妈的护送下去了苏州。

忍受伤痛 世界称霸

刚到苏州的时候,陈艳青练得很辛苦,因为手嫩,经常是现在训练的时候磨破了皮,杠铃上全是血。每次爸爸妈妈去看她,小艳青总会哭哭啼啼地追出门,要跟爸爸回家。

当时还是很心疼,她练举重特别苦,一个男的都受不了,不要说女的,这个东西要往上顶上去,很难的,还不要说一年365天都这样。不过再辛苦,爸爸都总归只有一句话不狠心,能怎么办?他最终还是毅然决然的走了。

在父亲的绝情和教练的呵护下,陈艳青的路走得相对平坦,1994年,她被调到江苏省女子举重队,师从曹新明,一年后,他们又都进入了国家举重队,老师依然是她的教练。

进入国家队后,艳青迎来了更多参加比赛的就会,但她从来不让人失望,1996年的全国锦标赛59公斤级,她获得抓举/挺举/总成绩三项冠军。1997年第11届世界锦标赛,陈艳青又在64公斤级中获得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三项冠军,那时她十七岁,和大多数还在温室中待放的女孩不一样,那时候,她便站在了世界的巅峰。

此后,参加58公斤级的比赛,陈艳青更是所向披靡,在悉尼奥运前的两三年里,她可以算得上是这个级别中的绝对霸主,1998年,陈艳青先是在亚运会夺魁,1999年的世锦赛,她虽然未能卫冕64公斤级,但在她参加的58公斤的比赛中,她同样在抓举、总成绩中夺魁,挺举获得亚军。

错误情报 无缘悉尼

20007月,悉尼奥运会的选拔赛中,陈艳青发挥得出奇的好,她以总成绩242公斤力挫群芳,在证明自己的同时,20岁的陈艳青看到奥运夺金的希望。

然而,就在悉尼奥运名单公布的前夕,一则错误的情报断送了陈艳青的奥运之路。

当时,有情报说朝鲜有一名选手的总成绩也达到了242公斤,和陈艳青不相上下。而中国女举人才济济,与其让陈艳青去冒这个险,还不如换上另一个级别,最终,中国队放弃了这个级别的比赛,陈艳青最终没能飞往悉尼。

知道自己落选后,陈艳青伤痛不已,她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小级别选手,她觉得自己如果参加奥运会,肯定会为祖国赢得金牌。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在悉尼奥运会女子举重56公斤级比赛中的夺冠成绩,比选拔时陈艳青的242公斤足足低出225公斤,那则情报以一个近乎残酷的方式证明,它是错误的以及陈艳青的实力。

雅典复出 奇迹夺冠

悉尼之后,虽然陈艳青还很年轻,但已经心灰意冷的她,还是选择了退役,退役后,她去了苏州大学就读。每天早上8点,她会骑自行车去上课,一天下来后,经常晚上还也要和同学一起上选修课。

这是再普通不过的大学生涯,只是与众不同的是,陈艳青还有个特殊的身份,做助理教练。在早上上课前,她每天早上五点一刻便要起床,带着小队员去训练。

如此,日复一日,疏于训练的陈艳青手上的老茧正慢慢退去,但就在这时,那个曾经将她带出小镇的老师,再一次出现在她面前,那是2003年的11月,离雅典奥运会不过9个月。

拿到一块奥运金牌,这在陈艳青的心中永远是道伤痕,四年前的遗憾,她只能用胜利弥补。在曹新明的动员下,这位曾经的霸主最终决定复出。

谁也不知道那段时间里,陈艳青是如何度过的,但在回到省队的半年中,闭门修炼的她硬是将原来的成绩还提高了15公斤。雅典奥运会选拔,陈艳青在最后的选拔赛上,成功举起247.5公斤的总成绩,也顺利搭上了飞往雅典的班机。

雅典奥运会赛场,陈艳青没有给别人任何机会,虽然之前中国队必拿的一块48公斤级别的金牌丢了,作为第二个出场,并肩负重压的她显得很镇定,并最终以237.5公斤的总成绩获得冠军并打破奥运会纪录。

屡退屡进 放手一搏

雅典奥运会结束后,终于圆梦的陈艳青选择了休息,并开始作为助教参加工作,只是随后不久在南京举行的全运会,出于义务,还有对举重的不舍,陈艳青再一次站在举重台上。

那次的全运会,她同样以绝对的优势夺冠,但之后不久,她再次退役。

那时候的陈艳青有着自己的憧憬,想要尝试一下另外的生活,一个女孩子从小生活在举重馆里,呆了十几年,很枯燥,我觉得自己基本功德圆满了。奥运会冠军也得过了,全运会复出结果也很好,我不想在30岁之前错过更多美好的青春。于是陈艳青再次回到苏州大学的校园里。

只是对于所有运动员来说,北京奥运这四个字总是难以抗拒,激发出更强的潜力。随着北京奥运脚步的临近,陈艳青的心在动摇。

和之前的几次一样,陈艳青终于还是回来了,而且也和每次一样,回归后,她总是找到更多的自信,成绩也是大幅度提升。

2006年多哈亚运会上,陈艳青以251公斤的总成绩,把自己在2004年雅典自己夺冠时的成绩,又足足提高了13.5公斤。 只是,那时候的中国队中已经涌现出一些新的面孔,邱红梅便是其中之一。2007年亚锦赛上,她以141公斤的成绩打破了陈艳青保持的挺举世界纪录,随后又在世锦赛中问鼎冠军。对于陈艳青来说,当时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抢到一张奥运门票,这甚至比在比赛中夺金还要困难。

2008416,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暨奥运选拔赛在安徽省合肥市继续进行,这对于陈艳青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下午进行的女子举重58公斤级的比赛中,已经快30岁的陈艳青,仍然凭借自己稳定的发挥,一人独得抓举、挺举和总成绩的三项冠军,也最终获得了北京奥运会的参赛资格。

请大家放心,我能成功!场上霸气十足的陈艳青,场下同样充满自信,对于北京奥运,她只想要一个完美的结局。

(党委宣传部)
苏大概况 教育教学
院部设置 科学研究
组织机构 合作交流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十梓街1号

苏ICP备1022941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0530号
推荐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1440*900以上分辨率访问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