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朱昌宁与我校学子畅谈成功之路

1221,作为苏州大学东吴大讲堂“杰出校友论坛”第一讲的应邀嘉宾,苏州广大集团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昌宁与苏大师生面对面进行交流和对话,畅谈他下海经商的甜酸苦辣,并以生动而风趣的话语告诉大学生们不论是就业、自主创业还是走上成功之路,坚持是必不可少的品格,勇气和艰辛的劳动是改变自己人生际遇的必由之路。

在苏州享有儒商美誉的朱昌宁先生毕业于苏大政教系,毕业后留校任教至1995年,95年以后下海经商,创办苏州广大集团投资有限公司,现在集团下属有十多个子公司,涉足地产、餐饮、酒店、金融担保、旅游和文化教育产业,苏州的百年老店松鹤楼、得月楼、五芳斋,山塘旅游景区,后庄大学生公寓,茉莉花国际酒店等都是该集团运营的项目。

自主创业需有积累

当有同学问及对自主创业的看法时,朱昌宁先生建议大学生们不要急于创业,成功的自主创业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像盖茨那样拥有核心技术,二是拥有绝对的社会资源。因此他觉得大学生们毕业以后可以先寻找一个积累的平台,积累包括社会资源以及能力在内的各方面资源。另外自主创业还与个人的情商、韧劲有很大的关系。

招聘人才时看重有能力的人

朱昌宁先生说这与他当过大学教师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一个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有两样东西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学会如何学习,二是大学的意识和境界。每个大学都有他的校园精神和学术氛围,作为一个大学生,要有开拓的意识,要有抱负甚至是有野心,要敢于去畅想,而不要总是循规蹈矩。广大集团在招聘用人时更看重有能力的、有大学意识的人。他鼓励大学生们要有勇气面对各种艰难险阻,这是一种几十年如一日战胜自我的勇气,克服自身的弱点,用艰辛的劳动改变自己的人生、改变自身的际遇。这样才能走到人生的顶点。

坚持是成功的关键

谈话一开始,朱昌宁先生为大家讲了一个故事,学哲学的同学可能都听过这个故事。苏格拉底有一次对他的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做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200下,大家能做到吗?”

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200下,那些同学坚持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学生只剩下8成了。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在这个故事里我们与其说看到的是一个不够灵活、死脑筋般的弟子,不如说是欣赏到了一种人品,一种默默忍耐着、坚持着的高贵品格,正是有了这种品格,才有了哲学史上不朽的柏拉图。

当谈到自己的经历时,朱昌宁先生最大的感受就是坚持二字。他认为坚持就是一股韧劲,就是经历磨难,耐得住寂寞,能够脚踏实地的去做许多琐事,并且把这些琐事一一做好的一种品质。他回忆起上山下乡插队农村的那几年,日子过得很艰苦,有一次安排他去挑土,每天要从十几米低的河底里把土挑上岸,劳动强度特别大,因此一天要吃二斤八两的饭,而一天的劳动就要靠这些饭量撑着。后来回想起来,这段经历对今后所做的许多事情都非常有帮助,因此他并不认为插队像许多人描述的那样灰暗,相反恰恰成了一生经历的必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坚持起了关键的作用,正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坚持的信念使他作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尝试。

关于走出校门下海经商,朱昌宁先生觉得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也是走得特别艰苦,第一个项目是与别人合作建设干将路上的四方大厦,项目的资金40万元是向别人借的,讲好了一年之内归还,所以经常为资金发愁,愁起来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可以说是度过了若干个不眠之夜。楼盘造好后赶紧出售回笼资金,因此1997年在还掉40万元债务之后还多了80万元。当时家人和朋友都建议回学校或是去政府部门,找一份安稳的工作,退出江湖,这时候又面临一个痛苦的选择,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继续往前走,努力地坚持下去,跨过了一个又一个门槛,很多人就是没能够坚持下来,所以停在了门槛之外,其实门槛离他们或许只有一步之遥。

在与同学们的交流结束之时,朱昌宁先生寄语大学生:坚持是成功者必备的品格,是智慧的表达,是适时的调整,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利用你所有的各种因素的能力。坚持也是一种方法,通过长期的忍耐、等待、积累,默默地完成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宣传部)
苏大概况 教育教学
院部设置 科学研究
组织机构 合作交流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十梓街1号

苏ICP备1022941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0530号
推荐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1440*900以上分辨率访问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