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校新聘任辅导员上岗培训班在我校隆重开班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和江苏省委2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我省2007年新聘任辅导员尽快适应岗位要求,切实提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省教育厅发出了关于开展2007年全省高校新聘任辅导员上岗培训工作的通知,并依托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苏州大学三个辅导员培训研修基地分期举办培训班。 825日上午,江苏省高校新聘任辅导员首期上岗培训班在我校辅导员培训研修基地隆重开班,来自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泰州等地区所在高校的180余名新聘任辅导员济济一堂在我校学术报告厅参加了培训班开班仪式。仪式由我校学生工作部部长徐子良主持。

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江涌同志首先致欢迎辞,对参加此次培训的各高校新聘任辅导员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祝贺。江校长指出辅导员工作是一项很崇高很神圣的工作,是一项培养人、锻炼人的工作,是一项大有可为的工作,希望学员们充分利用这宝贵的几天时间,认真学习做好辅导员工作的相关知识。江校长还用 “有历史、有品位、有内涵” 这样言简意赅的九个字向在座学员介绍了苏州大学的历史沿革、发展变迁、办学规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发展前景等概况,使广大学员对苏大有了初步的美好印象。

厦门 002.jpg

我校党委宣传部部长江作军宣读了《省教育厅关于建立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的通知》;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张才君宣读了《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07年全省高校新聘任辅导员上岗培训工作的通知》和《2007年全省高校新聘任辅导员上岗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并就培训相关事宜作了简要布置。

开班仪式结束后,学员们认真聆听了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志军的题为《真正把辅导员工作作为一项崇高事业去追求》的辅导报告的录像资料。

厦门 019.jpg

孙部长在报告中简要回顾了我国辅导员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历程,从党和国家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要求,现实社会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有需要,父母家庭对子女成才有期盼,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有需求和加强学校管理有规律等五个方面,强调辅导员工作是一项崇高而光荣的职业,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孙部长要求全省高校广大辅导员要坚持教育优先、德育为先、素质领先的方针,努力做好大学生日常教育工作的管理者、组织者、倡导者。一是加强政治指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教育、影响当代大学生;二是加强学习督导,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三是加强生活引导,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四是加强心理疏导,塑造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五是加强就业辅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孙部长勉励广大辅导员在工作中要讲追求,提升科学鉴别力;讲学习,提升业务执行力;讲艺术,提升教育感染力;讲创新,提升工作创造力;讲协调,提升资源整合力。

孙部长希望省教育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和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并努力创造条件解决辅导员的出口问题。一是鼓励一部分有志于从事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优秀辅导员走专业化、职业化发展道路。二是把专职辅导员队伍作为高校党政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来源。三是根据本人的条件和志向,向教学科研岗位输送。四是有计划地安排优秀辅导员出国培训进修。五是探索建立高校与社会之间的人才沟通和交流机制。通过共同努力,使辅导员岗位成为一个有吸引力、有生命力、有战斗力、有影响力的舞台,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奠定坚实可靠的组织基础。

孙部长在报告中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紧密联系时代进步的新特征,紧密联系社会发展的新变化,紧密联系当代大学生的新特点,真正把辅导员工作作为一项崇高事业去追求,通过自觉加强能力建设,提升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把党的教育方针贯穿于学生工作的各个环节,为培养全面发展、素质领先的新一代江苏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下午,省教育厅副厅长胡金波同志专程从南京赶来代表省教育厅看望全体学员并作了《认真学习中央16号文件精神,加强和改进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专题报告。报告中,胡厅长从当前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宏观背景和时代要求谈起,提出高校要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做到:

第一,把握四举,深化认识。要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战略之举,而不是权宜之计;作为主动之举,而不是被动选择;作为自觉之举,而不是消极应对;作为提升之举,而不是短期行为。

第二,坚持四高,明确任务。要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这面旗帜,要高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共同理想,要高唱以爱国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高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三,突出四主,完善途径。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这个主渠道畅通有效,要使日常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个主阵地坚实有力,要使以党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创业就业活动和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这个主活动持之有恒,要使党政管理队伍、思想政治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这三支主队伍奋发有为。

第四,切入四最,改进方法。要紧紧抓住大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最难为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变学会为会学;引导学生学会自强,变助我为我助;引导学生学会创业,变就业为创业;引导学生学会健心,变郁闷为阳光。

第五,强化四识,促进和谐。要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对学生进行和谐意识、亲民意识、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教育。

第六,创新四管,提高水平。要通过学习和培训,使全体辅导员和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形成从严管理、科学管理、民主管理和依法管理的现代管理理念。

整个报告观念新颖、内涵丰富、思路清晰、逻辑严密、指导有力。胡厅长幽默诙谐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述给全体培训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厦门 024.jpg

本次培训还将邀请有关专家围绕如何把握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党团组织、班级与宿舍管理、学生社团与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开设五场专题报告,并将组织学生工作干部进行经验交流、小组讨论和大会总结交流。

(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培训苏州大学基地)
苏大概况 教育教学
院部设置 科学研究
组织机构 合作交流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十梓街1号

苏ICP备1022941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0530号
推荐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1440*900以上分辨率访问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