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材料工程学院陈宇岳教授的“膨体弹力真丝及抗皱制品项目”日前获得2005年桑麻纺织科技奖二等奖。
该项目首次采用普通生丝通过特殊机械加工和化学处理相结合的办法,获得膨体、柔软和富有弹性的新材料。采取真丝加捻、定型、退捻等办法,由于丝纤维的扭转收缩皱固定,有捻丝和无捻丝合并,不同捻向丝纤维相互制约,在外力拉伸作用下,膨松消失;外力消失后,纤维收缩又恢复原态,真丝纤维即产生弹力和膨松。项目实现了无添加剂的全真丝面料的抗皱性能,回复角可达320度以上。
陈宇岳教授研究开发的膨体弹力真丝是从丝绸的第一道工序——原料着手,对真丝纤维进行改性,使其向弹性材料方向改变,以提升真丝纤维原料本身的功能,解决易皱、易变形的技术问题。陈教授的该项技术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并于2001年获得教育部颁发的“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二等奖),2002年“膨体弹力真丝的研制及产品开发”又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近年来,陈宇岳教授也在努力进行着产业化的推广应用工作。2002年,该项技术与浙江省康力亨集团进行了有效的产业化合作。2003年,康力亨集团在陈教授的技术支持下获得了科技部“科技型中小型企业创新基金”。2003年7月,“膨体抗皱真丝色织绸——桑丝绒锻”通过浙江省经贸委组织的专家鉴定,该产品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获得2003年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