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师生党员“走出去”感悟先进性
8月25日,教育学院师生党员兵分两路,外出参观考察学习,接受先进性教育。
   教师党员:参观今日蒋巷,遐想明日辉煌。
   25日上午8点,教育学院在职和退休的教职工党员40余人在袁雪峰书记、周川院长的带领下,前往苏州市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行教育活动示范单位——常熟市蒋巷村参观考察学习。
   蒋巷村,十多年前还是一个“十室九户无米粒”、血吸虫病横行、地穷水恶的贫困村、落后村,但在村党委书记、优秀共产党员常德盛同志的带领下,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现在已成为名闻遐迩的全国文明村、国家级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村。目前全村已形成“四园一基地”的农村现代化基本格局,集蒋巷工业园、生态种养园、村民新家园、蔬菜种植园以及水稻种植试验基地于一体,社会总产值已超过7亿元,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村民人均现金收入超过1.2万元。
   蒋巷村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与他们的领头人常德盛同志息息相关。这位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乡镇企业家等荣誉于一生的老书记以身作则、处处为民着想。他带领村民治土治水、兴工兴企,坚持走以工补农、工农并进的道路。在创业的千难万阻之路上,常书记带领全村共产党员真正做到了“千山万水走、千言万语说、千家万户求、千难万难磨”,开创了村强民富的辉煌业绩,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参观归来,教师党员个个激动不已,感触颇深。首先,从常书记这名老党员身上散发出来的人格魅力深深地震撼了我们每一位教师党员的心灵,他“诚朴作风、诚挚交往、诚实办事”的党员本色是大家应该学习的。其次,通过这次参观,教师党员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了共产党员艰苦的开拓创新精神、持之以恒的求真务实精神、为民谋利而不与民争利的无私奉献精神。还有,大家更深切地体会到了社会要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要提高,共产党员必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蒋巷村的致富之途为中国明日农村的繁荣之境树立了典范。大家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农村发展现状必将彻底改变,我们的国家必将真正的繁荣昌盛。
   学生党员:历史不能忘记 国家期许强大
   8月25日上午,伴随着冉冉升起的朝阳,教育学院3个本科生党支部、2个研究生党支部的100多名学生党员走进了苏州革命博物馆,参观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图片展。这次展览由苏州市委宣传部、苏州市委党史办主办,苏州革命博物馆,苏州市档案馆承办。
   图片展分为两个展区:第一展区为“伟大的胜利”。该展区共有展板81块,从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从以七七事变为标志的全面抗战的爆发,到一些优秀的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到抗日的洪流,创作大量文艺作品,掀起文化救亡运动,一幅幅画面无一不体现出中华儿女在日寇侵略者面前英勇奋战,保家卫国的热血豪情,在场参观者无一不热血沸腾,欢欣鼓舞。
   当年日本的侵华罪行也是该展区的重要内容。图片向我们展示了七七事变以后,日本侵略魔爪伸向全国:入侵北平正阳门、侵占长江主要航道、占领苏州、入侵香港、广州、青岛……日军还不顾国际空战法规,对中国进行了长达八年的狂轰滥炸。中国大地满目疮痍,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那一张张残余平民的照片,那一幅幅用中国人民尸体作为主镜头的照片,那日本人砍杀中国人后,狞笑这提着人头拍纪念照的场景,如鬼魅一般一一闪过眼前。“触目惊心”这四个字已无法形容同学们内心的震撼!历史记下了那一刻,日本不能也永远无法抹去他们的罪行,纵使他们一再美化自己发动的战争,这一幅幅照片将这瞬间永远固定了下来,无声地诉说着日军的暴行!
   第二展区名为“抗战在苏州”。该展区共展出展板61幅,蕴含了丰富的苏州抗战老照片集以及苏州抗战遗迹、遗地与纪念设施的图片展。向众人展示了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日军铁蹄践踏下的苏州古城风貌以及苏州各界民众,包括平民、学生等爱国组织抵抗日军侵略所做出的努力!
   走出展厅的那一刻,博物馆内的一切仍然在同学们眼前闪现。勤劳勇敢的中国人用自己的生命誓死捍卫这一片土地,为子孙后代换来了繁荣昌盛与和平。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大家表示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传承、弘扬爱国主义,为祖国灿烂的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育学院党委)
苏大概况 教育教学
院部设置 科学研究
组织机构 合作交流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十梓街1号

苏ICP备1022941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0530号
推荐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1440*900以上分辨率访问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