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共青团工作研讨会日前结束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发挥共青团的作用,提高我校共青团工作水平,在党的十六大胜利闭幕及学校“迎评”工作结束之际,校团委于11月15日—16日组织各单位分团委负责人举行了苏州大学共青团工作研讨会。校党委副书记夏东民教授,党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尧教授出席了会议并发表讲话。
   
    与会同志就共青团干部队伍自身建设、高校团的组织和思想建设、校园文化、社团管理及公寓团建工作等五个专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进一步深入,高校教育体制也在不断地创新,这对共青团干部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团干部应该本着敬业精神和对党的教育事业负责的态度,根据学校“三个一切”的要求,强化服务意识,以作为求地位,把共青团建设成一个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和开放型的组织,实现共青团组织建设、思想教育,校园文化、科技活动“四轮驱动”,全面发展,从而开创我校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校团委书记张国华同志、副书记孙庆民同志参加了分组讨论。
   
    第二天上午,材料学院分团委书记丁志卫、数学科学学院分团委书记解燕同志分别代表两组作了交流发言。发言后,校团委书记张国华作了大会总结讲话。他指出:共青团各项工作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于团干部,广大团干部思想上要与时俱进,同时应明确共青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各单位应以此并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来设计团的活动,调动广大团员的积极性。
   
    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尧同志结合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经历介绍了我校对年轻干部的培养体制,指出了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特殊性,强调高校团工作千万不能脱离学校的环境,应处理好“人师”与“经师”的关系,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党委副书记夏东民老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高度评价了团干部在学校迎评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肯定了共青团工作研讨会的形式,着重指出新形势下高校团工作的六个结合:时代性与先导性相结合、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多样性与系统性相结合、人本性和政治性结合、他建性与自建性相结合、倡导性和实效性相结合,从高层次、多角度对共青团工作提出了要求。
   
(团委)
苏大概况 教育教学
院部设置 科学研究
组织机构 合作交流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十梓街1号

苏ICP备1022941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0530号
推荐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1440*900以上分辨率访问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