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川:川流不息 育人不止

孔川,男,汉族,中共党员,198412月生,山东曲阜人,法学博士。20098月参加辅导员工作至今,曾任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团委副书记,现任沙钢钢铁学院学工办主任。

在孔川看来,辅导员要始终围绕大学生,坚持立德树人,牢记育人使命,强化思想引领,成为一名有情怀、有内涵、有能力、有担当的大学教育工作者。


(一)潜心钻研,着力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

在八年的辅导员工作中,他始终把提升职业能力作为努力方向,突出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通过学习政策法规促进学生工作法治化,通过谈心谈话倾听学生内心解决发展困惑,通过科学研究和实践调查增强思想教育的说服力和引导力。

政策法规是辅导员工作的法律依据和规范要求,掌握政策解读法规是辅导员的必备能力。2009级学生张平是一名大学生士兵,退伍回校后向他咨询学分转换和转专业等政策,他只能答应了解后再作答复。虽然问题解决了,但是孔川依然记得当初自己茫然无知的表情和窘态,他暗下决心要掌握所有与学生相关的政策法规。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他按照国家法律、规章制度、实施细则等分类梳理汇编了70多个文件。在日常工作闲暇之余,他总把文件放在身边,随时学习;向资深辅导员请教学习,加深理解,提高政策法规的执行力。现在,他和同事们对政策性规定了然如心,处理突发性事件有条不紊,程序上讲规范,处理上讲依据,不仅能够第一时间解决学生问题,更是促进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

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把案例分析作为提高工作水平的切入点。对工作中的典型案例,他虚心向优秀辅导员和专家领导请教,撰写研究心得,总结共性特点;对自己接触的日常案例,他注重程序,讲究规范,听取反馈,及时总结经验反思教训。案例分析只是逻辑推演,谈心谈话才是实战体现。作为辅导员的基本功,谈进学生的内心,话出认识的误区是谈心谈话的要义。他记得第一次与学生谈话的场景,2008级一学生因为人际关系紧张提出调宿申请,她感到被舍友排斥和孤立。这一次自己比学生还要紧张的对话,让他开始思考如何把案例分析能力转化为谈心谈话能力,他开始注重掌握谈话的技巧,学习如何共情倾听,如何循循善诱。他主动加强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学习人际交往理论,学习生涯发展理论,向优秀辅导员虚心请教,把这些知识运用到每一次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多年来,他把和学生谈心谈话的经历汇编成册,典型的案例、对话的过程、沟通的技巧,一个个真实鲜活的故事都是他职业能力提升的见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为了增强思想引领的能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2012年他考取了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的博士研究生。目前,他在《教育探索》、《学习论坛》、《重庆社会科学》等各类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核心5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篇,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文摘摘录1篇,主持省厅级课题3项,校级课题4项。20146月,在生态文明的社会实践调研中,他与苏州大学方世南教授撰写的《关于水乡明珠、生态黎里的调研和思考》调研报告,入选苏州市人民政府组编的《调研通报》,被时任江苏省委副书记、苏州市委书记,现任江苏省省长石泰峰同志重点批示。

20163月,孔川参加了第五届辅导员职业能力比赛,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日常的实践锻炼,最终荣获江苏省一等奖、全国复赛一等奖和全国决赛二等奖。


(二)  学以致用,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提升职业能力是为了更好地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孔川把自我成长和学生成长有机融合,把增强育人效果作为提升职业能力的落脚点和着力点。

各类困难生是大学生的特殊群体,如何对他们开展有效的指导帮扶是辅导员经常面对的难题。沙钢学院现有困难生150名,占学生总数的48%,孔川运用大数据理念,建立困难生动态档案,完善困难生的信息统计,一人一档提高了教育针对性。分类整理,根据困难类型、学业情况、心理健康、发展规划等,梳理重点帮扶对象,一类一策提高了教育的实效性。2011级学生王帆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多门课程挂科,和舍友因为小事经常闹矛盾。孔川密切关注他的状态,每周定期和他约谈。了解到王帆喜爱羽毛球运动后,孔川每周末都约他一起打球,打球让王帆开始敞开心扉,一个学期的交流让他慢慢找回了自信。在一次约谈中,王帆说:老师,我知道您在我身上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没有您我可能会一直自卑下去。现在我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谢谢您。

在校学生处的支持领导下,20141127日,他参与策划成立了苏州大学“惟格工作坊”。工作坊立足于发挥辅导员的整体优势,协同指导各类困难生调整认知,完善人格,解决发展困惑。工作坊为每位寻求帮助的学生建立个性档案,保持随访,形成长效跟踪机制。开展学生发展训练营,设立导师制,为同学们提供菜单式活动选项。

2010级学生刘康因为高数挂科延长学年,灰心丧气。孔川了解到他的学习基础还是不错的,挂科主要是因为旷课,平时分数低。刘康反映自己早晨起不来才导致迟到旷课。孔川和他约定早晨7点一起吃早饭,坚持了一个学期,帮助他养成了好习惯并且顺利毕业。

维吾尔族学生那维克然,由于语言表达不畅,经常独来独往,时常感到孤独、压抑和不自信。他找到那维的舍友,请他们在生活上多关心,主动和他交流。在班级活动中,邀请那维为同学们介绍特色的民族风俗,受到同学们的一致欢迎和好评。组建了学业帮扶小组,针对那维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制定个性化的帮扶方案。关注学生,学生能够感受到尊重;关心学生,学生能够感受到力量;关怀学生,学生能够感受到温暖,孔川就是在不断关注、关心、关怀学生的过程中润物无声,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人性的温度,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情怀。

(三)砥砺创新,积极探索思政工作“三合模式”

创新是辅导员工作的内在要求,孔川结合工科学生特点,积极探索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学科教育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三合模式,努力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格局。

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工科大学生不仅要专业技术过硬,人文底蕴和道德品格更要优秀,他组建了苏州大学第一家工科大学生自主管理的人文书屋,目前拥有图书1300余册。他坚持每周开展一次我爱阅读、共享智慧的读书分享会,构建读、写、说三位一体的立体式阅读生活。201612月,他组织编印了第一本阅读文集《淬火集》,60多篇读后感近10万字。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他建立了家长委员会QQ群,定期发送学院工作简报,方便家长第一时间和学校取得联系。他和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家长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沟通,确保信息的畅通和真实。他创建了学院官方微信,在后台及时回复家长信息,让家长全方位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和学院发展情况,形成了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合力。

学科教育和思想教育相结合。作为学院本科生导师制的联络人,他鼓励学生早定方向、早做课题、早进实验室,积极倡导科研育人和实践育人,在科研实践中培养科学精神,在学科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学风氛围。在沙钢钢铁学院,90%以上的学生参与科研项目。20166月,郭瑞琪同学荣获第四届全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特等奖。本科生侯松岩和曾盼林分别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中科院金属所保送博士研究生。2015届冶金工程专业本科生,实现了毕业和就业百分百的双百目标。

孔川认为辅导员的情怀就是要彰显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辅导员的内涵就是要体现高尚纯洁的人格魅力,辅导员的能力就是要提高聚力创新的职业本领,辅导员的担当就是要实现思政育人的神圣使命。辅导员工作需要爱更需要爱的能力,他将在辅导员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前行,因为川流不息,育人不止。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苏大概况 教育教学
院部设置 科学研究
组织机构 合作交流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十梓街1号

苏ICP备1022941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0530号
推荐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1440*900以上分辨率访问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