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闻等媒体:双高协同·跨界融合 江苏纳米新材料创新与产业对接活动在苏州举办

9月5日,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苏州大学、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江苏高校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联合承办的“双高协同·跨界融合”纳米新材料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对接活动在苏州成功举行。活动聚焦纳米科技前沿与产业转化,旨在深化高校与高新区联动,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助力江苏打造全球有影响力的纳米技术产业高地。


政产学研共赴盛会 创新成果集中亮相

活动伊始,与会嘉宾参观了江苏高校纳米新材料协同创新成果展,集中呈现苏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及科研单位在量子点发光材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纳米靶向药物等领域的技术突破。

开幕式上,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陈艳、苏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吴旭翔、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邓敏等嘉宾致辞。陈艳指出,苏州纳米产业历经20年发展,已集聚企业超1400家、年产值突破1700亿元,跻身全球五大纳米产业集聚区。她提出“三个聚焦、三个强化、三个全力以赴”发展路径,明确聚焦前沿突破与系统集成、强化高校创新功能与“双高协同”效能、全力以赴打造产业转化样板。

签约发布密集落地 资源对接精准发力

现场签约环节亮点纷呈: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与全国高校先进材料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签署合作协议,中国药科大学等6所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与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苏州)达成共建共识,10个校企合作项目同步签约。中国科学院院士李述汤、迟力峰等为4家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的协同企业授牌。

江苏高校纳米新材料领域多项重大科技成果同步发布,涵盖光伏、生物医药、环境治理、半导体材料等关键方向。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在主题报告中提及,企业在颗粒硅等技术领域实现“世界唯一、中国第一”,他强调“企业需与高校深度合作”。

目前协鑫已联合十多所高校共建75个研发平台,持续攻坚国产替代与“卡脖子”技术。

分会场洽谈务实推进 校企共拓合作空间

下午,活动设两大分会场,由协鑫集团、恒瑞医疗分别牵头与重点高校开展对接。企业提出技术需求,高校展示科研成果,双方围绕新能源材料、纳米制剂等方向深入磋商。

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FUNSOM)与纳米科学技术学院(CNST)作为国内最早系统开展纳米科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单位之一,已成为全球纳米科技领域的重要力量。其“纳米科学与技术”在U.S. News排名中位列世界第6、中国第5,“材料科学”位列世界第16、中国第10。该校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孙宝全介绍,近年来,该中心着力打造教育界、产业界、投资界的深度对话交流平台,寻找创新创业的“最大公约数”(最优共识),目前已孵化企业四十多家,多项技术成功实现从“书架”走向“货架”,全面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苏州工业园区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纳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已集聚20多家高水平科研机构及协鑫、纳微科技等领军企业,2024年产业规模近2000亿元,同比增长18.1%。未来三年,苏州计划突破百项关键技术,培育5家百亿级龙头企业,推动产业规模突破2500亿元。

当前,纳米材料领域已成国际科技竞争焦点。江苏通过“双高协同”模式,构建以高校为策源地、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创新生态链。此次对接活动既是资源整合的实践,更是发展方向的锚定。江苏正以跨界融合突破创新边界,以协同共生抢占发展机遇,推动纳米新材料领域率先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国家战略安全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相关链接:荔枝新闻1荔枝新闻2看苏州都市头条我苏客户端

(党委宣传部、新闻与网络信息办公室)
苏大概况 教育教学
院部设置 科学研究
组织机构 合作交流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十梓街1号

苏ICP备1022941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0530号
推荐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1440*900以上分辨率访问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