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苏州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发展研讨会举行。本次研讨会以“卓越领航 智创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政、产、学、研等多方力量,围绕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创新模式与发展前景展开深入交流,共绘工程教育改革新蓝图。

我校校长张桥,党委常委、副校长姚建林,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处副处长、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刘江涛,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淼,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常务副院长陈兵,东南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党政综合办公室主任谢欣欣,我校研究生院院长张进平,以及来自卓越工程师培养单位和签约理事单位的200余位嘉宾出席会议。
开幕式上,张桥致欢迎辞。他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校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感谢,介绍了学校在推动校企合作方面的创新实践,并对未来与卓越工程师学院理事单位深化合作提出了前瞻性展望。他强调,学校将积极“打开围墙”,锚定产业人才需求痛点,持续推进校地融合发展战略,致力于“把企业实验室建到苏大来、把苏大课堂搬到企业去”,以开放姿态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刘江涛在致辞中指出,工程师是推动工程技术进步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卓越工程师更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中流砥柱。她表示,江苏省始终致力于高水平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积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期待苏州大学勇于突破创新,在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产教融合方面进行更大胆的探索,形成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苏大范式”,为江苏高质量发展输送更多骨干力量。

姚建林、刘江涛、陈淼、张进平共同为苏州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揭牌。姚建林为63家签约理事单位授牌,张进平为94位企业导师颁发聘书。

主旨报告环节,谢欣欣以《有组织,促贯通,强协同,真场景——东南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创新举措》为题,系统分享了东南大学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方面的创新实践。陈兵在《服务国家战略,聚焦三航特色,南航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特色培养模式。
当天下午,培养单位与理事单位分论坛交流活动举行,各方代表围绕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具体实施路径展开深入研讨,在校企协同育人机制、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平台搭建等方面达成多项共识。
本次研讨会通过汇聚政产学研各方智慧,深度对接江苏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苏州重点产业链升级的现实需求,凝聚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发展共识,将有效推动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创新突破,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素质过硬的人才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