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生命科学与医学前沿交叉”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举办

1120日,2025年“生命科学与医学前沿交叉”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在苏举办。本次活动由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联合指导,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我校承办,苏州医学院协办。活动开幕式由苏州医学院执行院长李斌主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苏州医学院院务委员会主任詹启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金松,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沈明荣,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夏永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调研员倪川明,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人类表型组研究院院长田梅,亚盛医药研发部执行总监刘浏,我校特聘教授、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胡士军以及全国150余位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的专家、博士后合作导师及青年学者代表出席活动,围绕“生物医药与多学科交叉融合”主题,共话学科交叉新路径,共谋医学发展新蓝图。

沈明荣致开幕辞,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与感谢。他指出,苏州大学终聚焦人才培养与机制创新,持续为青年科研人才搭建成长平台,希望以此次学术交流活动为纽带,促进科研思想碰撞,助力青年学者在学术道路上深耕致远。


金松介绍了全省聚焦人才强省战略的系列举措与成效。他强调,江苏将持续加大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力度,以坚实的人才基础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希望苏州大学进一步强化青年人才培养,鼓励广大博士后在江苏这片创新沃土上实现价值、成就梦想。


李斌介绍了苏州医学院百年医学教育积淀及“四方共建”以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领域取得的成果。他表示,学院将持续推进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努力为苏州大学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注入新动力。


主旨报告环节,詹启敏以科技创新与医学进步为题,阐释医学新时代使命与大健康新内涵、直面人口老龄化等健康挑战,强调四个面向对引领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剖析医学发展规律与生命科学前沿范式,展望人工智能赋能临床诊疗的机遇与挑战,进一步强调了基础医学与原创性科研的核心价值。

田梅聚焦“人类表型组时代的核医学新发展机遇”,系统阐释人类表型组计划对精准医学的重要意义,并结合核医学技术优势与诊疗特点,描绘了学科交叉下的发展新前景。刘浏以创新药物研发——从学术实验室走向市场为题,分享了企业的发展情况以及相关药物的研发历程及最新临床进展。胡士军围绕“人源疾病模型与心血管研究”,聚焦全球首要健康挑战的心血管疾病,介绍了团队利用人源疾病模型开展的研究进展与突破性成果。

当日下午,“分子影像与精准诊疗”“生物医药与人工智能”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创新”等三场分论坛同步开展,与会专家学者聚焦前沿主题展开深度研讨交流。

本次活动不仅促进了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更为推动医学与分子影像、人工智能、公共卫生等多学科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平台,为贯彻健康中国战略、激发临床与科研协同创新活力注入了强劲动力。


(苏州医学院)
苏大概况 教育教学
院部设置 科学研究
组织机构 合作交流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十梓街1号

苏ICP备1022941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0530号
推荐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1440*900以上分辨率访问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