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省社会学学科建设与学术创新,10月30日,省社会学学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会暨江苏社会学发展研讨会在我校举办。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查佐明,省社科联学会部主任鱼雪萍,省社会学学会会长成伯清出席会议。来自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省社科联、省社会科学院、省社会学学会,以及近3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开幕式由我校社会学院院长黄鸿山主持。

查佐明对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历程与特色,强调要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推动研究与实践深度融合,助力社会事业发展。
鱼雪萍指出,社会学研究要把握历史方位,扎根中国实践,回应社会需求,建议借助大数据技术深入研究江苏城乡治理和社会文明建设,构建问题导向的学科体系。
成伯清表示,苏州深厚的人文经济底蕴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了宝贵样本,他呼吁学界立足本土实践,汲取实践智慧,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学科体系。
开幕式后,与会学者开展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大家一致认为,要立足社会学学科特质学习贯彻全会精神,需以学术研究回应时代需求,以更强的社会关怀扎根现实。同时要密切关注人工智能等新兴变量对社会关系的重塑效应,聚焦群体性社会现象,紧扣“加大民生保障与改善力度、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核心任务,通过多维度发力,推动社会学学科高质量发展,为民生事业进步凝聚中国智慧、贡献学科力量。
在学术研讨环节,与会学者围绕“二十世纪以来农村社会结构变迁”“费孝通社会学学科建设思想的思考”“城乡融合背景下‘新农人’群体的生成机制”等议题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圆桌论坛环节,与会学者围绕农村可持续发展、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民生保障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并就省内高校社会学与社会工作学科发展路径进行深入交流。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河海大学等高校分享了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方面的创新实践。
本次会议为全省社会学界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与会学者在民生保障、乡村振兴、数字社会等议题上进一步凝聚了学术共识,为江苏社会学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