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国际研讨会在苏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科学内涵及世界意义,125日,“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国际研讨会在苏州举行。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主办,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部承办,我校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及“思政田园”名师工作室、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当代理论思潮研究中心协办。我校党委副书记邓敏,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德米特里·诺维科夫,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陈志刚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芝健主持。

邓敏代表学校向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帮助学校建设发展的领导专家表示感谢他介绍了学校马克思主义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情况,指出学校将以此国际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合作,深化学科内涵建设,为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贡献“苏大智慧”。

德米特里·诺维科夫表示,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了各方发展需求,促进了世界关系新体系的构建。俄中两国应继续开展高水平合作,秉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原则,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齐心协力构建美好世界。

陈志刚表示,加强世界各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力量的团结,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十分必要。针对如何持续推进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他强调,一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时代化;二要从本国实际出发,探索各国现代化的道路;三要团结合作,携手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大会研讨交流会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陈建军主持。俄中友协副会长,俄中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席尤里·塔夫罗夫斯基,阿根廷地缘政治研究所所长鲁文·达里奥·古塞蒂,瑞士共产党中央委员鲁迪·阿尔维斯,秘鲁共产党国际关系书记伊尔德布兰多·卡华纳,古巴社会与人文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阿尔弗雷多·加西亚·希梅内斯,分别作题为“俄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俄罗斯的选择(中国式现代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两种不同的世界观,两条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作用:与西方现代化及科技研究体系的简短比较”“国际大变局中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总趋势“中国式现代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示范意义”等主旨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贾可卿、副研究员王雪冬,分别作题为“中国式民主的传统文化渊源——儒家民本思想及其现代转化”“中国式现代化:从概念释义(译)到实践路径”主旨报告。

我校特聘教授、东吴智库首席专家、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方世南,人文社科处处长陈一教授,田芝健教授分别作题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价值”“锻造学术共同体——苏州大学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实践”“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的关系研究”主旨报告。

三十余位来自俄罗斯、西班牙、阿根廷、古巴、芬兰、英国、法国、巴西、秘鲁、埃及、意大利、南非、孟加拉国等国家共产党及左翼政党的领导人、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部主任于海青,我校国际合作交流处副处长朱履骅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朱蓉蓉、茆汉成以及部分师生参加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期间,中外学者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主题展开交流讨论,并通过实地参观调研,加深了对苏州历史文化传承、高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等的了解,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解,增进了中外学者之间的联系和友谊。

(马克思主义学院)
苏大概况 教育教学
院部设置 科学研究
组织机构 合作交流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十梓街1号

苏ICP备1022941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0530号
推荐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1440*900以上分辨率访问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