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报教育部名栏“明清近代诗文研究”喜报频传

“明清近代诗文研究”专栏是我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重点打造的品牌栏目,传承钱仲联先生的学术传统,有着近四十年的办栏历史。栏目于2014年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在学术界、期刊界享有广泛的声誉。今年以来,栏目刊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科学文摘》等权威二次文献多次转载,转载率达100%,产生了重要学术影响。

2021年第2期刊发的罗时进《再论<全清诗>编纂的重要性与可行性》一文,被《新华文摘》(2021年第1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8期)、《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6期)全文转载,同时《北京大学学报(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概览)》(2021年第5期)头条推介。《全清诗》是迄今尚未进入议程的断代诗歌总集,罗时进指出其编纂“将使中国历代诗歌全集合璧无缺,使中国诗歌史宝库得到极大的丰富,对表征中华文明的辉煌历史,增进国家诗文化软实力,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建设,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罗时进在论文中从确定符合学术规范与编纂实际的收录范围、进一步积累清诗版本目录学研究成果、适时编纂《清代十朝诗人谱录》等方面对《全清诗》编纂进行了具体学术规划,阐述了编纂理路,提出了以十朝为序的“分段法”编纂方案,对推进这一“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重大学术工程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王志刚《纸上园林:明清文人诗意栖居的空间想象》一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21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学研究文摘》(2021年第2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2021年第8期)论点摘编。王志刚在论文中指出,纸上园林的书写在明清成为一个具有特色的文化现象,明清江南文人对于纸上园林的热情远过前代,创作了一系列优秀作品,使其在园林文学中逐渐占有一席之地。纸上园林虽非实有,作为一种空间想象,本质上仍是客观世界的投射,因脱离了实体的物质形态,在表现文人精神上更加纯粹。

张明强《论明清之际骈文的经典化》一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21年第2期)全文转载。张明强在论文中指出,明清之际骈文具有独特美质,接续久已隐伏的骈文文统,开启清代中叶骈文全盛,在骈文文类、风格、题材等方面皆有拓展。明末以来,通过选本建构骈文经典和经典骈文家,运用骈文话、模拟、评点等方式创造新典范、树立标准、指示门径,清人注清骈是清代骈文经典化的路径创新。

2021年第4期刊发的曹虹《清代骈文学上的自然论》、胡媚媚《清代耆老会与诗人并称群体的结社传统》、黄建林《癸未大水纪事本末与文学书写——以绘水集为中心》三篇论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1年第5期)“专栏推介”栏目重点性整体推介。这不仅是对三篇文章选题和质量的认可,更是对“明清近代诗文研究”栏目长期高质量建设的肯定。三篇论文分别从文学理论、文学集会、文学事件等不同角度展开,体现了明清近代诗文研究的前沿视角和宽广路径。

“明清近代诗文研究”栏目是学报特色化发展的成功实践,其依托我校传统优势学科,长期恪守“学术质量是栏目生命”的原则,聚焦明清诗文研究的理论前沿,以荟萃学术大家成果、扶持学术新锐成长为己任,坚持学术共同体办刊,成为海内外明清近代诗文研究的权威平台。学报编辑部将以栏目多篇刊文被转载为动力,继续加强组稿约稿力度,进一步提升栏目的学术权威性、品牌影响力,为我校“双一流”建设助力添彩。

(学报编辑部)
苏大概况 教育教学
院部设置 科学研究
组织机构 合作交流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十梓街1号

苏ICP备1022941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0530号
推荐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1440*900以上分辨率访问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