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科期刊评价专家委员会2019年工作会议举行

1026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科期刊评价专家委员会2019年工作会议在苏州召开。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荆林波、副院长姜庆国,国防大学政治学院何怀远教授、《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副主编查朱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编辑部主任赵英臣、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彭庆红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天勇教授,以及马克思主义学科期刊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及特邀嘉宾等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马克思主义学科期刊评价专家委员会主任、苏州大学任平教授主持,我校党委副书记邓敏到会祝贺并致辞。


邓敏在致辞中对各位领导专家莅临苏大指导工作表示感谢。他指出,学校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围绕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学校采取了有力举措并出台了相关文件支持学院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得益于学科期刊和期刊评价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一所大学的发展、一门学科的进步与学术期刊密不可分,期刊对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此次会议的召开也将为苏大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积极的支持与指导。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芝健简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工作、学位点建设工作、教学科研工作、人才培养工作等基本情况。他表示,学校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相关要求,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希望学科评价委员会各位领导专家继续关心支持苏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为学院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提供指导帮助。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荆林波从评价研究院目前的情况和结构、专家委目前的工作状况和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几个方面作了详细介绍。他指出,评价院的工作不断向前推进,从期刊评价到智库评价,再延伸到公共政策评价,如今又承担着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科研诚信问题评价的重要工作。随着近年来工作的深入开展,评价院更有信心更有思路做好相关工作,希望各位专家委员们继续支持评价院工作,不断为学科评价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专家委员们交流了学习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指导期刊评价的体会。任平指出,国庆讲话鼓舞了党心、民心,极大地振奋了中华民族精神。理论界、学术界要以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更好地推进学术理论的创新,进一步明确学术评价的发展方向,明确评价目标与规划,创新评价体系。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戴木才教授指出,既要自己学好研究好马克思主义,也要帮助普通人学习马克思主义,但最根本最关键的还是要创新马克思主义,否则就会存在马克思主义僵化、老化、窄化的问题。中山大学哲学系徐俊忠教授指出,任何评估,如果尺度把握不好,就会引导同质化的发展结果。在开展学科评估的过程中,应该通过创新期刊评价方法,引导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风向着优良的方向发展,引导大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推出真正具有原创性的成果,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场观点方法去不断地研究中国实际问题。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程美东教授指出,期刊评价很难,需要明确评价边界和标准,良好的评价体系是学术界的道德风向标,要通过评价来构建马克思理论学科发展的良好学术生态与氛围。

会上,专家们还集中讨论了专家委员的调整办法。


(马克思主义学院)
苏大概况 教育教学
院部设置 科学研究
组织机构 合作交流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十梓街1号

苏ICP备1022941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0530号
推荐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1440*900以上分辨率访问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