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认证现场考查工作顺利完成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确定的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认证工作进度安排,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专家组于6月18日至6月21日莅临我校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进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现场考查。

6月19日上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认证会议在苏州大学阳澄湖校区行政楼210会议室举行,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王雄教授,专家组成员河北大学赵杰教授,中国电能成套设备有限公司诸葛文兵教授,华北电力大学王增平教授,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马钊教授,专家组秘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张蒨,浙江科技学院张学金,以及我校副校长袁银男教授、蒋星红教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认证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机电工程学院领导、专业负责人、师生代表,校学术委员会、本科教学督导委员会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袁银男教授主持了本次专业认证会议,并向大家介绍了专家组全体成员,对各位专家莅临我校进行现场考查和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蒋星红教授致欢迎辞并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她指出,我校在“十三五”期间对本科人才培养过程进行综合改革,2016年对1/3的本科专业进行了校内自评自建。苏州大学是一所发展中的高校,工科专业占我校专业总数的1/3,但是工科专业认证刚刚起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我校第三个进行专业认证的工科专业。我校将充分利用专业认证的契机,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利用专业认证推动我校工科专业建设。通过专业认证,使我校培养的人才在国内乃至国际舞台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王雄教授简要介绍了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认证情况、此次现场考察目的、考察方式。他指出,专家组将通过实地考察、访谈、资料查阅等方式核实苏州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评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了解自评报告未能反映的相关问题,对认证专业符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程度做出判断,指出认证专业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为认证结论提供实地考察的依据。

按照要求,专业负责人孙立宁教授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评报告修订内容进行了补充汇报,内容涉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描述、毕业要求毕业设计如何体现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社会认可如何实现持续改进、课程设置、毕业设计及课程指导过程中如何进行检测评估、师资队伍中教师结构和工程背景、教师对学生的工程化指导、招生宣传及吸引优秀生源举措,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持等内容进行了说明。

随后的交流环节,专家组就专业优秀生源基地、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全员课外科研科课题相关情况、自动化综合实践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支撑毕业要求指标、在校生参加生产实践的情况、近年来教改研究论文的发表和教材建设、企业专家/兼职教师参与指导毕业论文及实践环节的要求和保障机制、师生出国(境)进修与学习情况、行业最新动态在教学中的体现等进行提问,与会领导及相关人员逐一进行了解释说明。

经过为期两天的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校企共建实践基地等场所考查,教学档案与资料查阅,随机抽取在校生座谈,毕业五年的校友、用人单位、任课教师、实验室教师、管理人员访谈等活动,专家组完成了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认证的现场考查工作。

6月21日上午,专家组现场考查意见反馈会在澄湖校区行政楼210会议室如期举行。王雄教授代表专家组,对此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认证驻校考查情况作出说明,并提出初步考查意见。他指出,苏州大学非常重视本次专业认证工作,对专家们的考查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与配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学生培养、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等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对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他还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毕业要求指标点非技术因素的分解、学生训练和考核的相关评价、教学内容评价针对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专业特色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针对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袁银男教授首先对专家组的辛勤工作、对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肯定和殷切希望表示感谢。他要求学校各部门对专业认证能有所领悟、感悟、营造氛围,形成合力;对于专家提出的意见建议能有所醒悟、觉悟,不断反省,持续改进提升,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蒋星红教授作表态发言,她表示,专家组通过看、查、谈多种形式,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进行精准把脉,全面体检,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专家们给予的肯定评价,是对我校今后专业建设、提升内涵建设巨大的动力和鼓舞。专家们指出的问题不足,是我校专业建设改革过程中困扰的难题,切中要害。专家提出的建议,是传授专业建设的思路和方法,高屋建瓴。我校将专题研究、深入反思,制定整改方案。对于现实问题将即知即改,对于发展问题将进一步研讨思考。我校将把专业认证作为新起点,高度重视存在的共性问题,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办出特色,为经济社会培养更多的卓越的工科人才。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苏大概况 教育教学
院部设置 科学研究
组织机构 合作交流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十梓街1号

苏ICP备1022941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0530号
推荐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1440*900以上分辨率访问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