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度是“十五”规划的第一年,在校党委、校行政的领导下,在全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科研工作成绩喜人,科研成果取得了新的突破。2001年度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奖10项;江苏省第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7项;国防科工委国防科学技术奖5项;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我校排名第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苏州市科技进步奖24项,苏州市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84项;苏州大学科技进步奖16项;有6名教师荣获苏州大学北美校友会杰出成就奖,5名教师荣获苏州大学大陆产业优秀科研成果奖。以下汇总了2001年度我校获奖科研成果,希望能对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起到激励和鼓舞作用。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高品质模压全息制品的制版系统与生产技术
激光所:陈林森、解剑峰、沈雁、吴建宏、胡祖元、陆志伟、胡元等
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
膨体弹力真丝的研制及产品开发
材料学院:陈宇岳、盛家镛、谢再鸣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10项)
1、人重组IL-8和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应用(二等奖)
生物技术系:张学光、张 毅、刘继明
2、人脑垂体腺瘤的临床实践与基础研究(二等奖)
附一院:惠国桢.吴建东.朱晓江.陈忠平.俞文华.马文雄.王之敏
3、金属颗粒复合介质的非线性光学和电磁性质(二等奖)
物理系:李振亚、高 雷、许 晨、王加俊、刘新宇、吕文钢、须 萍
4、制丝工程智能化管理研究(三等奖)
材料学院:白 伦、王建民、周 韶
5、通用型商业管理系列软件的研究及应用(三等奖)
计算机工程系:崔志明、陈建明等
6、石棉纤维定量危害效应和防治对策研究(三等奖)
核医学院:周建华、周立人、杨吉成
7、桑蚕滞育卵活化控制机制及方法研究(三等奖)
蚕桑系:徐世清、蒋龙云、郑必平、张以俭、司马扬虎
8、伴有8:21染色体易位恶性血液病临床和实验研究
附一院:薛永权、李建勇、王阳、沈美凤、潘湘涛
9、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系列研究(三等奖)
附一院:孙俊英、董天华、唐天驷、洪天禄、徐耀增
10、多模激光相干性及双模激光稳频方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三等奖)
物理系:印建平、朱士群、包 仁、高伟建、方建兴
江苏省第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7项)
1、新世纪经济科学通论(第二卷·实践原理) (著作)(一等奖)
财经学院:李宗诚
2、交往实践与主体际(著作)(二等奖)
研究生部:任 平
3、法理学——全球视野(著作)(二等奖)
法学院:周永坤
4、现代知识社会学(著作)(二等奖)
人文学院历史学系:郭 强
5、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上下)(著作)(二等奖)
人文学院中文系:范伯群
6、中国衣经(著作)(二等奖)
艺术学院:缪良云
7、中国散文批评史(著作)(二等奖)
人文学院中文系:范培松
8、广清碑传集(著作)(二等奖)
人文学院中文系:钱仲联
9、国有资本经营与资产管理(著作)(三等奖)
财经学院:薛誉华
10、入世焦点——新世纪的中国服务贸易(著作)(三等奖)
财经学院:蒋珠燕
11、通货紧缩(著作)(三等奖)
财经学院:顾建平
12、 “人的模式”构造与法理学研究(论文)(三等奖)
法学院:胡玉鸿
13、对外贸易的行政法制度(著作)(三等奖)
法学院:陈立虎
14、政府理论(著作)(三等奖)
人文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系:乔耀章
15、中国行政程序法典化——从比较法角度研究(著作)(三等奖)
法学院:杨海坤、黄学贤
16、档案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著作)(三等奖)
人文学院历史学系:谭琤培、周毅
17、计算机犯罪及其社会控制(著作)(三等奖)
人文学院历史学系:张 彦
18、我的教育理想(著作)(三等奖)
教育学院:朱永新
19、美育概论(著作)(三等奖)
医学院:倪祥保
20、教育中的唯科学与反科学(著作)(三等奖)
教育学院:周川
21、现代教育管理论(著作)(三等奖)
黄志成(华师大)教育学院:程晋宽(苏大)
22、敦煌问学丛稿(著作)(三等奖)
人文学院中文系:王继如
23、关于“文革文学”的释义与研究(系列论文)(三等奖)
人文学院中文系:王尧
24、光宣诗坛流派发展史论(著作)(三等奖)
人文学院中文系:马卫中
25、西方文艺心理学史(著作)(三等奖)
人文学院中文系:方汉文
26、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研究:以苏州为中心(著作)(三等奖)
人文学院历史学系:王卫平
27、减轻农民负担与农业税制改革研究报告(决策咨询奖)
苏州大学财经学院 苏州市财政局课题组
国防科工委国防科学技术奖(5项)
1、异构前腺素与11-去氧血栓烷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二等奖)
附一院:王兆钺、王山喜、何杨、韩悦、韩崇旭
2、放射免疫导向诊断肿瘤和血栓性疾病的实验与临床应用研究(二等奖)
附二院:吴锦昌、吴沛荣、刘增礼
3、抗凝血酶放免药盒的制备及初步临床应用(三等奖)
附一院:李金泉、侯健全、王博诚
4、颅内疾病与甲状腺功能关系的临床研究(三等奖)
附一院:王中、周岱、李金泉
5、放射示踪核素的生物医学三特性研究与实践(三等奖)
核医学院:朱寿彭、韩晓枫、付强
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
苎麻绢丝混纺针织面料(二等奖)
湖南洞庭苎麻纺织印染厂 苏州大学材料学院:(陈国强 许家骏)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
国家公务员理想体力活动与健康关系的研究(三等奖)
体育学院:王家宏等
苏州市科技进步奖(24项)
1、金属颗粒复合介质的非线性光学和电磁性质(一等奖)
物理系:李振亚、高 雷、许 晨、王加俊、刘新宇、吕文钢、须 萍
2、制丝工程智能化管理研究(三等奖)
材料学院:白 伦、王建民、周 韶、罗 军
3、多模激光相干性及双模激光稳频方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二等奖)
物理系:印建平、朱士群、包 仁、高伟建、方建兴
4、桑蚕滞育卵的活化控制机制及方法研究(二等奖)
蚕桑系:徐世清、蒋龙云、郑必平、张以俭、司马杨虎
5、正常组织及肿瘤对分割照射的不同辐射效应研究(二等奖)
附一院:许昌韶、俞志英、张军宁、周泉生、
6、多孔丝素蛋白膜的研制、性能研究及丝素成膜设备的研制(二等奖)
材料工程学院:李明忠、王建明、吴徵宇、卢神州、张幼珠
7、放射免疫导向诊断肿瘤和血栓性疾病的实验与临床应用研究(二等)
附二院:吴锦昌、吴浩荣、刘增礼、唐 军、阮长耿
8、 神经外科“锁眼”手术的研究及临床应用(二等奖)
附二院:兰 青、黄 强、陈 坚
9、 肿瘤细胞尿激酶受体的研究(二等奖)
附一院:奚晓东、白 霞、徐 杰、高维强、阮长耿
10、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理病情判断和手术治疗的研究(三等奖)
附二院:李军成、吴浩荣、田 斌、刘根寿、吕孝东
11、组织细胞形态定量分析与免疫学标志联合应用在儿科疾病诊断中的价值研究(三等奖)
附儿院:朱雪明、周 珉、顾志成、王兴东、胡巧云
12、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和DSA诊断研究(三等奖)
附一院:陈卫昌、倪才方、刘 琰、邵国良、徐 晓
13、原位肝移植、肝肾联合移植的实验及临床研究(三等奖)
附一院:钱海鑫、胡 浩、田力平、陈易人、秦 磊
14、妇产科出血性疾病的介入治疗(三等奖)
附一院:倪才方、邵国良、孙 鸽、刘一之、杨伟文、
15、肿瘤放射治疗病人的免疫调节障碍及其防治研究(三等奖)
附一院:张军宁、俞志英、许昌韶、高耀明
16、关于脑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的研究(三等奖)
生物技术系:蒋 滢、黄美英、陈 政、王明锁、俞生林
17、家蚕原虫病的研究(三等奖)
蚕桑系:贡成良、曹广力、潘中华、朱军贞、薛仁宇
18、消瘀片调脂和消退动脉粥样硬化实验与临床研究(三等奖)
药学系:顾振纶、谢梅林、陆 群、朱路佳、陈可冀
19、真丝重磅织物织造工艺与产品研究(三等奖)
材料工程学院:朱俊芳、顾 平、俞加林、冯 岑、王国和
20、SUNANMIS通用物资经营网络集成系统(三等奖)
计算机工程系:徐汀荣、孟锡峰、徐 浩、周治功、陈建明
21、代谢综合症临床及实验室研究(四等奖)
附一院:成兴波、施毕文、卢国元、
22、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网络在疾病中的作用研究(四等奖)
基础医学系:陈永珍、董吉祥、张学光、
23、缺血性脑卒中动脉内溶栓的动物实验研究(四等奖)
附一院:刘一之、朱晓黎、杨炳华、鲍耀东、丁 乙、
24、QT离散度临床应用系列研究(四等奖)
附二院:高 岚、韩婷婷、陈建昌、吾柏铭、戴 玲
苏州市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84项)
序号 名称 作者 获奖等级 类别
1 管理文化——管理哲学的新视野 李兰芬 崔绪治 一等奖 著作
2 国家控制论 丘 晓 钱振明 一等奖 著作
3 苏州经济国际化研究 朱仲羽 一等奖 著作
4 中国书法史(两汉卷) 华人德 一等奖 著作
5 现代知识社会学 郭 强 一等奖 著作
6 法理学——全球视野 周永坤 一等奖 著作
7 中国文学新思维 朱栋霖 陈信元 一等奖 著作
8 社会现代与人的现代化 方世南 二等奖 著作
9 铸造灵魂之路:高校德育可持续发展研究 傅大友 吴继霞 二等奖 著作
10 现代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运作与创新 贝政新 谭寅生等 二等奖 著作
11 乡镇企业结构调整与集约化经营研究 万解秋等 二等奖 著作
12 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与提升 王志明 二等奖 论文
13 费改税 李双成 孙文基 二等奖 著作
14 现代化视野中的伊斯兰复兴运动 张 铭 二等奖 著作
15 公民被国家机关侵权时的权益保护 杨海坤 二等奖 著作
16 政府理论 乔耀章 二等奖 著作
17 对外贸易的行政法制度 陈立虎 二等奖 著作
18 世纪回眸,我们更应该看到什么 吴培华 二等奖 论文
19 教育临床心理学概论 黄辛隐 二等奖 著作
20 网络文学刍议 杨新敏 二等奖 论文
21 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流变史 汤哲声 二等奖 著作
22 有关寒山生平若干问题探考 罗时进 二等奖 论文
23 吕不韦传 臧知非 二等奖 著作
24 对创新的哲学审视 黄辛隐 崔绪治 三等奖 论文
25 两种意义上的历史概念与两种意义上的历史唯物主义 王金福 三等奖 论文
26 20世纪30年代文化论战的现代思考 尤小立 三等奖 论文
27 深化税制改革的现实选择 邵建华 三等奖 论文
28 跨国公司国际避税及其防范措施 徐 燕 三等奖 论文
29 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体制障碍 孙永正 三等奖 论文
30 制约我国消费信用发展的阻碍因素及其对策 王 怡 三等奖 论文
31 外资规模经营新探 潘永源 三等奖 论文
32 国际经济合作的理论与实践 吴声功 三等奖 著作
33 关于小规模企业审计的几个问题 陈志强 三等奖 论文
34 公司经理人行为和代理成本控制 黄 鹏 张裕龙 三等奖 论文
35 论买方市场对企业理财的影响 刘海燕 三等奖 论文
36 显效公共关系学 刘进才 三等奖 著作
37 通货紧缩 顾建平 章 戬 三等奖 著作
38 国有资本经营与资产管理 薛誉华 顾 浩等 三等奖 著作
39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 俞雪华 王雪珍等 三等奖 著作
40 外汇理论与交易实务 乔桂明 三等奖 著作
41 新编预算会计学 张雪芬 三等奖 著作
42 保险学 姚海明 段 昆等 三等奖 著作
43 入世焦点——新世纪的中国服务贸易 蒋珠燕 三等奖 著作
44 公司企业会计 王则斌 刘海燕等 三等奖 著作
45 论21世纪苏南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创新 王俊华 三等奖 论文
46 现代法治政府论 沈荣华 三等奖 著作
47 新时期高等学校共产党员的修养 杭晓平 施亚东等 三等奖 著作
48 邓小平战略思想论析 陆树程 夏东民等 三等奖 著作
49 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研究 朱炳元 三等奖 著作
50 论听证笔录在行政决定中的意义 黄学贤 三等奖 论文
51 “人的模式”构造与法理学研究 胡玉鸿 三等奖 论文
52 论刑事判例在我国司法体系中的定位 李晓明 三等奖 论文
53 公共政策分析 钮菊生 三等奖 著作
54 略论编辑思维的整合化 何其捷 三等奖 论文
55 江南区域市场研究 单 强 三等奖 著作
56 社会学中国化的主要任务和发展趋势 张 明 三等奖 论文
57 论白领犯罪的形成及其社会控制 叶继红 张 彦 三等奖 论文
58 苏南城镇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与对策 陈红霞 三等奖 论文
59 苏州社区服务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杨晓东 三等奖 论文
60 计算机犯罪及其社会控制 张 彦 三等奖 著作
61 试论走向后现代社会的西方家庭和学校 程晋宽 三等奖 论文
62 文化全球化与跨文化交际研究 高永晨 三等奖 论文
63 老年心理调适 吴荣先 三等奖 著作
64 教育美与素质教育 洪 芳 三等奖 论文
65 有关高等教育中专业设计问题的研究 赵 康 周厚栋 三等奖 系列论文
66 奥林匹克学 罗时铭 三等奖 教材
67 新闻记者视角、经典形成与非殖民化 王腊宝 三等奖 论文
68 清代乾嘉诗人研究 赵杏根 三等奖 系列论文
69 双语词典编纂 李 明 周敬华 三等奖 著作
70 丰子恺传 徐国源 三等奖 著作
71 历史的黄钟大吕——《史记》 黄镇伟 三等奖 著作
72 苏州园林匾额楹联鉴赏 曹林娣 三等奖 著作
73 丝绸业与造纸 任 克 三等奖 论文
74 儒家思想的现代性 姚传德 三等奖 论文
75 美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进步运动 高芳英 三等奖 论文
76 东晋南朝江南士族之心态嬗变及其文化意义 徐茂明 三等奖 论文
77 晚清政府借外债修筑沪宁铁路述论 高志斌 王国平 三等奖 论文
78 中国古代岁星纪年与旱涝周期试探 胡火金 三等奖 论文
79 古帝传说与华夏文明 叶林生 三等奖 著作
80 晚明江南的社区传播与大众心态 吴建华 三等奖 论文
81 资本流动对货币体系的考验 陈瑛、于小凤 三等奖
82 论民事鉴定制度 张永泉 三等奖
83 图形负荷下的字音匹配加工 何华、张武田 三等奖
84 减轻农民负担与农业税制改革研究报告 夏永祥 陈 瑛等 决策咨询奖
苏州大学北美校友会杰出成就奖获奖人员:
顾宗江 曹永罗 董启榕 朱巧明 严 明 夏永祥
苏州大学大陆产业优秀科研成果奖获奖人员:
李兰芬 沈 琪 崔志明 陈子兴 钱海鑫
苏州大学科学技术进步奖(16项)
一等奖:
1、无色透明新型光纤油膏的研制开发
化学系:朱秀林 路建美 王丽华 程振平 张正彪等
2、伴有8:21染色体易位恶性血液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附一院:薛永权 李建勇 王阳 沈美凤 潘湘涛等
二等奖:
1、金属颗粒复合介质的非线性光学和电磁性质
物理系:李振亚 高雷 许晨 王加俊 刘新宇等
2、多孔蛋白膜的研制及性能研究
材料工程学院:李明忠 朱德安 吴徵宇 姚敏 卢神州等
3、消瘀片调脂和消退动脉粥样硬化实验与临床研究
药学系:顾振纶 谢梅林 陆群 朱路佳 陈可冀
4、宁夏蚕性状分析与优化利用
材料工程学院:李栋高 蒋跃兴 潘志娟 何为 杨旭红等
三等奖:
1、制丝工程智能化管理研究
材料工程学院:白伦 王建民 周韶等
2、SUNANMIS通用物资经营网络集成系统
计算机工程系:徐汀荣 孟锡峰 陈建明
3、祟远系列网络管理软件----机房总管
计算机工程系:朱巧明 沈安东 张志强等
4、新的前列腺素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基础与临床中的应用
附一院:王兆铖 王山喜 何扬等
5、利用BmNPV表达丙型肝炎病毒抗原蛋白
生命科学学院:朱江 曹广力 迮玉官等
6、静脉血栓形成基因诊断药盒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附一院:何杨 赵益明 沈文红等
7、缺血性脑卒中动脉溶栓的动物实验研究
附一院:刘一之 朱晓黎 杨炳华等
8、放射免疫导向诊断肿瘤和血栓性疾病的实验与临床应用研究
附二院:吴锦昌 吴浩荣 刘增礼等
9、桑蚕滞育卵的活化控制机制与方法研究
生命科学学院 :徐世清 蒋元龙 郑必平等
10、放射线性核素内污染诱发细胞遗传毒理效应的研究
核医学院:杨占山 杨淑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