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下午,苏州大学参加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总结表彰会在本部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闵春发教授,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赵忠令教授,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傅大友教授,党委副书记夏东民教授,副校长殷爱荪教授出席了大会。会议由葛建一副校长主持。大会对在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同学、指导老师进行表彰和重奖,三位同学被免试推荐攻读硕士研究生。
会议上,夏东民副书记作了题为《积极开展“挑战杯”学术科技活动,充分发挥“挑战杯”科技育人功能》的我校参加第七届“挑战杯”竞赛活动的总结报告。报告对我校近两年来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指出我校自参加第四届“挑战杯”竞赛活动以来,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有关部门和院系的大力支持下,参赛成绩逐届攀升,在南京理工大学举办的第五届“挑战杯”竞赛中,以190分位居全国参赛高校第十七名,在重庆大学举办的第六届“挑战杯”竞赛中,以240分的成绩名列全国参赛高校第九名,在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以团体330分排名第四,捧回优胜杯,这些成绩既体现了学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成果,同时也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创下了地方综合性大学在“挑战杯”竞赛历史上的最好成绩,引起了教育界和新闻界的广泛关注。
随后,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傅大友教授宣读了新修订的《苏州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规定》,该规定明确提出了加大对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经费投入,大力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科技活动氛围等内容。它将对学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深入开展,掀起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新高潮发挥重要的作用。
表彰大会上,殷爱荪副校长宣读了我校参加全国第七届“挑战杯”竞赛获奖项目名单、学校《关于表彰“苏州大学教学先进个人”的决定》和校第三届“挑战杯” 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名单。
会上,本届“挑战杯”竞赛一等奖项目《真丝绸拒水拒油防污多功能整理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的作者、材料工程学院学生杨琪芬同学和一等奖项目《非接触式高精度图像面积测量仪》的指导教师、连续三届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姜锦虎教授分别代表获奖学生和指导老师发言。
最后,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校学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赵忠令教授在题为《充实内涵,锐意创新,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讲话中指出:“挑战杯”竞赛作为统揽全国大学生科技活动的一面旗帜,其展示的科技成果代表着中国大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最高水平,也代表着在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方向和发展趋势。“挑战杯”竞赛活动的开展,对在校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科研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综合素质的增强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实施和强化素质教育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是推动高校积极探索培养创新人才新的思路的有益尝试。它在较高的层次上展示了我国高校的育人成果,推动了高校与社会间的交流,成为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效方式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要途径。
讲话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以学习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团结奋进,为提升苏大,发展苏大奠定坚实的基础。二、要以加快内涵发展、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目标,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三、要以组织参加“挑战杯”为龙头的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为契机,大力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科技活动氛围,掀起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新高潮,推动我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开展。
会议号召,全校师生要在江泽民总书记题词“努力将苏州大学办成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的精神指引下,在争创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的进程中,进一步解放思想、明确目标,全面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内涵充实、锐意创新的高素质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