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苏州大学将党建落实到教学、科研、管理全过程——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双一流”建设


9月24日,苏州大学迎来2022级新生报到,校园再度热闹起来。在接下来的开学典礼上,1.3万余名新生以“线上+线下”形式同上开学第一堂“大思政课”。

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思政课堂,既是苏大的教学特色,也是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今年6月的2022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一场别出心裁的灯光秀将毕业生们大学时期的最后一堂“大思政课”推向高潮:鲜艳的党旗以及“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等字样通过光影一幕幕闪现,勉励青年学子带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信念走向五湖四海各行各业。

作为江苏首个入选“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的培育创建单位,苏州大学始终围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全面促进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苏州大学党委书记江涌说:“苏大坚持将党的建设落实到教学、科研、管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把党建工作与‘双一流’建设结合起来,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苏州大学党委着力打造校党委、学院(部)党委、党支部“三级联创”的贯通体系。三级党组织书记每年领办“书记项目”,培育一批先进典型,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生动格局。

党支部是这一体系的“神经末梢”。在苏州大学,依托重大项目组、课题组、学科组、创新团队、科研平台等设置的教职工党支部比例超50%,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江苏省教改课题等一批重大项目立项和成果获奖中,党员负责人比例超过85%。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如何加强基层党支部的组织建设?苏大的答案是坚持政治引领和业务锻炼两手抓、两促进。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解决移动方舱医院CT辐射防护的问题迫在眉睫。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辐射防护专业10余名党员师生闻令而动,夜以继日地利用网上远程建模并开展多种模拟运算,最终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不同规格方舱CT的“最优化”防护设计,有力支援抗疫一线。该团队专业指导教师、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孙亮说,这支党员团队之所以能拿下这项重要紧急的任务,靠的就是过硬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

孙亮所在支部依托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而建,党组织的领导力和组织力成为推进实验室中心工作的强大动力。近三年来,该支部及所在实验室获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在内的各类国家、省部级项目89项,资助总金额6107.11万元,支部人员共发表高水平论文227篇,论文被引用7066次。

以支部建设为抓手,苏州大学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推动党的工作延伸到基层教学组织第一线、落脚到科研创新最前沿、扎根到改革发展关键处,在脱贫攻坚、对口支援、服务区域创新和企业转型升级等一线工作中涌现出一批先锋模范。

只有将党的建设落到实处,党的事业才能薪火相传。苏州大学重点针对青年高知群体,创新建立发展党员“双轨”机制,即党的组织和工作“双覆盖”,学术发展与政治进步“双规划”,多措并举引导有志之士把信仰和热情倾注到工作上、把自身发展汇入民族复兴伟业中。

以纳米科学技术学院为例,该院是教育部首批设立的国家试点学院,专任教师平均年龄仅40岁左右,近九成具有海外学术经历。学院党委书记吴鹏介绍,针对这些青年海归科研人员,学院除了在业务和生活上给予关心,还为他们配备学术和思想“双导师”,帮助他们尽快在思想上认识党、在感情上亲近党、在行动上靠近党。

该院教授何乐的研究方向是先进负碳技术,他的“双导师”、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晓宏时常鼓励他,要做国家真正需要的研究。最近,何乐和合作团队在利用纳米科技应对气候变化研究方面提出一种“纳米温室效应”增强的新型催化剂结构,最新成果被《自然》杂志刊载。

党的十九大以来,苏州大学已累计发展高知识群体党员254名。各类高层次人才和硕博士学位授权点骨干教师中,党员占比均超过50%,一批人才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科学探索奖、杰出工程师奖等奖项,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双一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党建工作的成效在一项项发展成就上体现出来。去年,在建党百年之际,苏州大学党委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今年2月,苏州大学顺利入选教育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江苏省属高校年度综合考核中,苏州大学连续三年获得第一等次第一名。以高水平大学建设和服务“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为引领,苏州大学党委将继续以赶考姿态,持续推进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切实扛起新时代大学使命担当。

相关链接:新华日报


(党委宣传部、新闻与网络信息办公室)
苏大概况 教育教学
院部设置 科学研究
组织机构 合作交流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十梓街1号

苏ICP备1022941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0530号
推荐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1440*900以上分辨率访问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