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等媒体:聚焦“新工科” 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近年来,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新工科”人才需求,前瞻性探索与实践以“三维协同 三制融合 三进并行”为主要导向的纺织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

三维协同:将教学、科研、实践贯通人才培养

打开“学习强国”推荐栏目,由潘志娟、冯岑、关晋平等五位老师主讲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丝绸文化与产品》好评如潮,不仅在学院获得高点赞量,还吸引了国内外60多所高校学生和社会大众。授课者将中外历史故事融入专业知识,向学习者呈现了我国风格多样的丝绸面料及传统丝绸精品,讲述了丝绸的鉴别与保养,及其在服饰以外的应用。

基于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尝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组建科研团队进行面料开发及纺织品设计。纺织工程专业本科生刘阳根据面料特点,以数码花型为设计基础,选用中高支数全棉色纱作经纬,配以较低的经纬密度,使面料柔软舒适,吸湿透气性好,再以平纹组织为基础,使面料结构稳定。其设计作品《经纬飘逸》被吴江市鼎盛丝绸有限公司采纳用于宋锦面料新产品花型,在现代先进织机上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并作为国礼赠予外宾。

如今,类似的例子在学院课程教学实践中并不少见。学院充分利用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平台,不断拓展专业内涵,打通专业界限,逐步构建起以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学科前沿模块和创新实践模块为基础的新工科课程体系,打造出一系列“金专金课”。

据统计,学院先后构建14门新工科课程,建设国家级课程2门、省级课程5门、在线开放课程8门、校级课程30门,编写省重点教材3本,出版教材16本。

三制融合:推进项目制、导师制、书院制协同育人

“培养多维度新型工程类专业人才,机制建设也要跟得上,学院通过实施项目制、导师制、书院制,为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供机制保障。”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院长张克勤说。

2019年,苏州大学紫卿书院正式揭牌。书院承载了苏大纺织蚕桑学科发展百年底蕴,成立以来积极探索“新工科”与书院制相结合的“苏大模式”,将学院全体本科生纳入书院培养,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紧密对接现代纺织产业需求,强化学生掌握行业前沿知识和专业实用技能的能力。

据悉,书院采取社区化管理,除住宿区外还设置有学术研讨室、图书馆、语言中心等功能区。在创新创意工作室,常有学生在那玩转“头脑风暴”,大家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组建跨学科团队进行项目研发。书院面向新生还定期开设“乐享课堂”,讲座主题多样,既有对所学专业的解读,也会立足新视角介绍行业发展前景。“老师们会从不同角度答疑解惑,让我们逐渐消除了刚上大学时对专业学习的迷茫,逐渐理解了以科技重新定义传统纺织的真正内涵。”轻化工程专业大一学生丁振轩说。学院还通过实施全员“导师制”助力本科生成长陪伴,聘请教职员工、杰出校友、相关专业人员等担任导师,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参与指导,并以研究性学习为导向,动员教授全员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让学生早进团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

以创新学分互认为牵引,学院还构建起以科研创新项目、学科专业竞赛双轮驱动的项目制科研创新体系。据统计,近5年学院科研创新覆盖了80%以上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等大赛中获得国家及省级奖项34项,承担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18项。

三进并行:多措并举让学生“所学为所用”

在学院,不仅以小班化、案例式、研讨式教学为主的“第一课堂”专业教学内容丰富,“第二课堂”同样有声有色。学院与60多家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资深技术人员作为企业导师,按照工程专业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摒弃“走访式生产实习”,让学生通过“定企定岗”体验真实工程任务,真正实现“在做中学,所学皆所用”。

张克勤介绍,通过“高工进课堂”使学生直面最新装备与工艺、技术难题及解决方案,通过“师生进车间”使师生共同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推动创新,继而再以科研创新与工程应用互促互进,实现“成果进市场”。

据统计,学院平均每年有20件学生成果在企业实现产业化生产,学生创新成果已孵化成立了5家科技型公司。2019届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毕业生迪丽胡玛尔大二时在老师带领下深入企业,走进生产一线,实地了解面料的供货、设计、裁剪、成品、检验等流程。这位新疆姑娘一直梦想打造自己的婚纱品牌,毕业后创办了德鲁纳婚纱公司,并先后在新疆伊犁、喀什、和田等地开办分店。

以技术成果助力地方产业发展,迪丽胡玛尔并非特例。学院组建“新丝路”苏纺援疆志愿服务团队,自2016年起已连续多年前往新疆10多个地区,走访了100余家纺织服装企业和10余所职业学校,以工程实践为抓手,发挥学科专业优势,通过专业授课、技能培训、技术帮扶、直播助农、推进非遗传承与保护等方式,助力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和人才振兴,实现企业增值千万元,数万余人受益。

“希望通过这一方式,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基础上开展科学研究,在实践应用基础上助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培养学生奉献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主动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苏州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处长、团队指导老师潘志娟说。

相关链接:新华网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荔枝新闻

(党委宣传部、新闻与网络信息办公室)
苏大概况 教育教学
院部设置 科学研究
组织机构 合作交流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十梓街1号

苏ICP备1022941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0530号
推荐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1440*900以上分辨率访问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