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南京“一座工厂的抗日传奇”明登央视,不为日军生产一吨水泥还庇护难民

纪念抗战胜利73周年之际,816---17日中央电视台四套晚黄金时间(20-2030分)《国家记忆》栏目将播出纪录片《一座工厂的抗日传奇》,该片由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出品,南京电影制片厂、南京市档案局联合摄制。


1937年号称“东方水泥厂之冠”的江南水泥厂在南京栖霞山东麓刚刚建成,然而随着全面抗战爆发南京沦陷,水泥厂岌岌可危,随时面临日军侵占。按照设计的每年20万吨的生产力计算,江南水泥厂一年的产量足够建设一座军用机场或者港口,如果工厂落入敌手,后果不堪设想。


日军探查水泥厂

紧要关头,工厂董事会利用一个瞒天过海的计划,悬挂起外国国旗,暂时躲过侵华日军的炮火,也正因如此,日军制造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时,附近难民纷纷来到江南水泥厂寻求庇护。它也成为了血雨腥风中郊区难民躲避日军屠戮的“诺亚方舟”。在日军虎视眈眈下,工厂董事会千方百计与侵略者反复周旋多年,这座当时亚洲最大的水泥生产基地,以“不资敌、不合作”的信念不为侵华日军生产一吨水泥。


被日军强拆后的江南水泥厂

“南京大屠杀”期间,区别于南京安全区,平时鲜有提及的江南水泥厂难民营是本片重点呈现的内容,视角聚焦在郊外这座特殊的难民营如何形成,怎样救助两万难民;另外通过江南水泥厂同侵略者的斗争故事,以小见大地反映了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以及“威武不能屈”的操守。该片经过近一年的前期拍摄和后期精心制作打磨,最终获得各方的肯定及好评。


被救助的伤兵

摄制组在南京、天津、北京、唐山、苏州等地,对江南水泥厂及相关人物、场景拍摄了大量的素材。纪录片为更真实、更生动地展现江南水泥厂不屈不挠的斗争传奇,以充满悬念的叙述,将观众拉回到那段特殊的岁月。


摄制组采访陈校长

在人物采访过程中,今年93岁的苏州大学老校长陈克潜先生讲述了很多江南水泥厂不为人知的故事和细节。陈校长所在的陈氏家族,与当年的水泥工业渊源很深,他的父亲陈范有是江南水泥厂的核心创办人之一。在陈校长的心里,这场全民的抗日斗争中,一大批实业家,以巨大“牺牲”的代价与侵华日军进行了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展现了强大的信念和不屈的气节。2018127日,中国第一批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公布,江南水泥厂名列100家企业之中。

《扬子晚报》 2018815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苏大概况 教育教学
院部设置 科学研究
组织机构 合作交流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十梓街1号

苏ICP备1022941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0530号
推荐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1440*900以上分辨率访问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