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日报》:用音乐“治愈”病患心灵 苏大学子开展“愈心”计划

乐声悠扬,叩响心房。近日,在苏州广济医院的治疗室里,来自苏州大学音乐学院的23名同学,用精湛的专业水平、跃动的青春活力,以治愈心灵的方式,为医院的精神疾患和家属们献上了一场精彩而特别的音乐会。
  这场“愈心”音乐会在众人满满的期待中拉开帷幕。配合默契的圆号六重奏,旋律激昂的琵琶独奏《十面埋伏》,舒缓悠扬的古筝曲《花篮谣》,层次丰富的室内乐《幽灵公主》,清脆婉转的演唱都令人沉浸其中。音乐具有降低神经紧张、缓解焦虑的作用,音乐疗法更是心理治疗的重要手段。“作为一名音乐学院的学生,能够通过音乐帮助病患纾解内心,我觉得很有意义。”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常晓晗表示,虽然不是“音乐治疗”的专业人员,但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来帮助有需要的人,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一份乐趣,真是很棒。
  据悉,本次音乐会是苏大音乐学院MT “愈心”计划的一部分,暑假期间,音乐学子们每周都会前往苏州广济医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唱歌、演奏、讲授音乐常识等方式,让患者们有更多机会接触温暖的音乐。作为国内首位视障音乐治疗师,朱浚溢老师还担任了本次MT“愈心”计划校外指导,他向记者介绍道:“音乐治疗是新兴的多元学科,它以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运用音乐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使求治者在音乐治疗师的共同参与下,通过各种专门设计的音乐行为,经历音乐体验,达到消除心理障碍、修复或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在对老年人开展“音乐治疗”服务过程中,同学们专门选取了脍炙人口的民族歌曲并带头先唱,老人们跟着轻声附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仿若打开了心灵的窗口,不断有老人自告奋勇上台一展歌喉,从每个人的脸上都看到了受音乐感染的喜悦,以及渐渐融化的内心。
  基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是培养儿童音乐兴趣和情感的金钥匙,音乐学子们选择了一首《粉刷匠》的歌曲对孩子们进行相关教学,根据歌曲的节奏和乐曲风格带孩子们进入意境,在玩耍中加入了手鼓、三角铁木鱼等简单的打击乐器,并帮助孩子们识别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这两种节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特意让孩子们去学习歌曲的演唱,而是在节奏和律动中感知与体验音乐之美,引导小朋友们探索自己的身体,用动作表现节奏,让孩子们在音乐中发掘乐趣,从而提升语言能力,理解力和表演能力。
  “很早就听说了‘音乐治疗’,但广济新院落成后才有幸带孩子过来做治疗。在奥尔夫乐器的配合下,孩子慢慢懂得了一些行为规矩和为人礼貌。希望孩子出院后,在将来的生活中,可以和同龄孩子友好相处,也希望音乐的快乐可以伴随他终生,”一位自闭症孩童家长对此赞赏有加。

《苏州日报》201794B02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苏大概况 教育教学
院部设置 科学研究
组织机构 合作交流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十梓街1号

苏ICP备1022941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0530号
推荐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1440*900以上分辨率访问本网站